bsp;C. 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 D. 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正确答案:bcd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31】题 认识的客体的属性有( )。 A. 客观性 B. 对象性 C. 社会性 D. 历史性 正确答案:abcd 第【232】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 )。 A. 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 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C. 人的主观精神 D. 作家创造的文学作品 正确答案:abcd 第【233】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 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 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正确答案:abcd 第【234】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 A. 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 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 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bcd 第【235】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生动具体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正确答案:abcd 第【236】题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abcd 第【237】题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A. 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B.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正确答案:acd 第【238】题 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 A. 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 人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正确答案:abcd 第【239】题 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例说明( )。 A.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 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 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正确答案:abd 第【240】题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正确答案:cd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41】题 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 A. 真理中都包含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 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 C. 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 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正确答案:cd 第【242】题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 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 C.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 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 正确答案:abcd 第【243】题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 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abcd 第【244】题 所有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反映论 B. 都肯定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 都承认实践的地位 D. 都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 正确答案:AB 第【245】题 主体在认识中对客体的能动作用表现为:( )。 A. 主动性 B. 目的性 C. 创造性 D. 抽象性 正确答案:abc 第【246】题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A. 间接性 B. 表面性 C. 具体性 D. 直接性 正确答案:bcd 第【247】题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确定实践的目的、对象 B. 积累足够的感性认识 C. 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力量 D. 运用正确的概括加工的方法 正确答案:ac 第【248】题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 )。 A. 两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B.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两者是同一真理的双重属性 D.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正确答案:abcd 第【249】题 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A. 认识论 B. 社会历史观 C. 唯物论 D. 真理论 正确答案:acd 第【250】题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abcd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51】题 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 ) A. 人们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就要认识和改造规律 B. 人们只要认识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就可以把规律创造出来 C. 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 D. 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 正确答案:cd 第【252】题 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 )。 A. 事物的普遍联系 B. 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C. 事物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 D. 事物的自我扬弃 正确答案:bd 第【253】题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 )。 A. 把理性认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B. 把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具体计划、方案 C. 将理性认识束之高阁 D. 将理论、计算、方案等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正确答案:abd 第【254】题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 )。 A. 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B. 接受实践的检验 C. 起着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D. 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ABD 第【255】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个论断体现了( )。 A. 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B. 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C.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D. 正确的理论对革命运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正确答案:bd 第【256】题 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 客观事物认识的对象 B. 世界的可知性 C.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 正确答案:cd 第【257】题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两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 A. 唯心主义认识论 B. 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 经验论 D. 唯理论 正确答案:BCD 第【258】题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确答案:abcd 第【259】题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正确答案:abd 第【260】题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正确答案:abd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61】题 社会存在包括( )。 A. 生产力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bcd 第【262】题 思想上层建筑包括( )。 A. 政治思想 B. 法律思想 C. 哲学思想 D. 宗教思想 正确答案:abcd 第【263】题 社会意识包括( )。 A. 个人意识 B. 群体意识 C. 社会心理 D. 社会意识形式 正确答案:abcd 第【264】题 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 哲学 B. 科学 C. 道德 D. 宗教 正确答案:abc 第【265】题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 A. 国家政治制度 B. 立法司法制度 C. 政府机构 D. 军队 正确答案:abcd 第【266】题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内容是( )。 A. 一切为了群众 B. 一切依靠群众 C. 从群众中来 D. 到群众中去 正确答案:abcd 第【267】题 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 A. 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 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ad 第【268】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思是说( )。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正确答案:bd 第【269】题 生产力是客观的,因为( )。 A. 它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 B. 它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 C. 它决定生产关系 D. 它是被一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物质力量 正确答案:ab 第【270】题 生产工具是( )。 A. 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B. 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决定性力量 C. 凝结着科学技术的生产力 D.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正确答案:abd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71】题 上层建筑包括( )。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 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和相应的设施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 经济基础和自然科学 正确答案:ab 第【272】题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A. 独资合资企业 B. 社会主义国有化铁路、工厂、农场 C. 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 D. 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 正确答案:bd 第【273】题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 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D.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正确答案:abcd 第【274】题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B.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abc 第【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