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级和试点省的业务化推广应用。
(七)中国多种降水观测资料融合技术研究
“中国多种降水观测资料融合技术研究”项目是中国气象局2010年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该项目是在综合利用地面-卫星-雷达等资料生成高分辨率降水产品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主流方向的大背景下并结合我国实际资料状况而设立的。
该项目以多种降水观测资料的融合技术研究作为重点,研究区域雷达估测降水产品、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的系统误差订正方法;发展地面和卫星以及区域地面、雷达和卫星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地面观测降水量、雷达估测降水产品和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的优势互补并研制中国区域高质量的、逐小时、0.1°×0.1°融合降水量格点产品并与国际上同类型产品进行多时空尺度的对比分析,评估融合产品的误差订正效果,以及在不同季节、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适用性,并基于此建立中国区域地面和卫星融合的逐小时、0.1°×0.1°分辨率的融合降水量业务系统。
高时空分辨率、高质量和高时效性的降水量融合资料可以为大气、水文、生态模式的运行提供重要的输入参数,可以为检测和评估模式预报、预测准确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可以为极端天气事件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提供实时高效的第一手信息。此外,融合降水量产品也是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地质、水文等行业和学科的科研业务需要,必将促进其科研业务的全面发展。
(八)气候资料均一性检验与订正技术研究
均一性的气候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与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建立我国主要气候要素均一性的气候序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于2006年6月研制并发布了我国近50年均一化历史气温数据集CHHT1.0,该数据集来源于1951~2004年全国共约731个地面基本、基准气象台站资料,在对全国或区域性长期气候变化检测和监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对局地气候变化检测中也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目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过引进国外成熟的均一性检验与订正技术,并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成立均一化的研究技术团队,共同开展1951年以来中国2416个国家级台站气温、降水等要素及高空气温资料的均一性研究,同时基于数字化的成果,研制中国百年尺度均一化的气温、降水序列数据集。
四、科学的人才理念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始终坚持“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提升人才”的理念,竭诚为员工度身搭建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员工的成长与竞争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永远为员工发展创造广阔的天空。作为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入职后的新员工将接受一系列的培训,这些培训将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单位,对单位的文化、制度、各部门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完成由学生向“气象信息人”、“职业人”的转变,这些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轮换实习、基层实习锻炼以及气象基础知识培训等。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有着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和友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关心员工的生活,重视员工的成长,努力为员工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员工提供大量的国内外学习、培训与交流的机会,使员工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帮助员工成长和能力提升,产生高绩效,进而成为相关领域或行业的专家,让每一名员工在事业发展的大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展现自我价值,与中心共同成长。
五、宏伟的建设目标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采用成熟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不断发展气象信息科学和技术,为气象业务、科研和管理提供优质的信息系统服务;积极推进各类气象信息、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资源的共享,构筑面向全系统和全社会的基础信息支撑平台,使信息中心成为国家基础信息公共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争取早日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信息系统亚洲区域中心(GISC)。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大力加强业务服务能力建设,满足业务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要求,不断提高业务服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采取上下联动、协同攻关等措施,在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业务体系规范等多方面,切实加强对下业务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国家队作用;大力提升对业务服务的支撑能力,努力实现“全球在望,全国在胸,全局在握”,促进气象信息事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
目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气象信息事业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正朝着宏伟的建设目标和美好的发展前景飞翔。
六、2011年应届毕业生招聘需求计划
专业类别 |
具体需求专业/研究方向 |
学历 |
需求计划数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软件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0人 |
通信软件开发 |
信息安全 |
计算机应用 |
计算机 |
本科及以上 |
1人 |
大气科学类 |
雷达气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8人 |
卫星气象 |
大气科学 |
通信类 |
卫星通信(无线通信) |
硕士研究生 |
3人 |
多媒体通信 |
通信工程 |
电气类 |
电气工程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人 |
空调(暖通、制冷) |
合计 |
23人 |
七、毕业生应聘有关要求
(一)应聘基本条件
1、国内普通高等院校201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报到时需同时具备毕业证、学位证和就业报到证;
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报到时需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学习、创新意识,良好的敬业态度,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身体健康。
(二)应聘方式
应聘毕业生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方式投递个人简历,请勿重复发送。
1、下载招聘启事附件中相应的《个人简历》进行填写:本科毕业生请写《个人简历(本科)》(附1)硕士毕业生请填写《个人简历(硕士)》(附2),博士毕业生请填写《个人简历(博士)》(附3);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形式发送至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人事处的电子邮箱,邮件的主题名和附件的文件名请务必统一编写为“姓名-性别-学位-院校名称-专业(研究方向)”,如:“辛希-男-硕士-××大学-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不接受其它格式的个人简历;
3、登陆中国气象局人才交流中心网页(http://www.cmatec.net),请点击“校园招聘”投递电子简历,简历开始投递时间请留意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网上招聘通知。
4、简历接收截止时间:2010年12月15日
(三)联系方式:
1、电子邮箱:xxzxrsc@cma.gov.cn
2、联系电话:010-68408498
(不接待来访,请勿来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