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卫生系统招聘复习资料

2015年05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博士后公开招聘公告(一)
2015-05-08 12:54: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一、科室简介:

我院脑病科是五邑地区最大的中医脑病诊疗中心,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成员、广东省中医名科、广东省及江门市中医重点专科。我科现有编制床位130张,年门诊量约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3千人次。我科是从事神经内科疾病临床及科研的专业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单位,由临床科室和脑病重点专科研究室组成,集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于一体。江门市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挂靠于我科。

脑病科目前拥有二个病区(即脑病科一区、脑病科二区),现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8人,其中博士、硕士共8人,外聘教授4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分为六个亚临床专业组,五个神经功能区:

六个亚临床专业组:包括脑血管病组(包括神经介入)、痴呆病组、神经肌肉疾病病组、中医心理学病组、神经重症医学病组、神经康复病组。

五个神经功能区:

(1)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拥有危重病人神经中央监护系统、数字化呼吸机及各种重症监测仪器;应用于神经科重症病人的治疗和监护。

(2)神经介入治疗室。拥有世界先进的飞利浦平板数字减影机;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和各种神经介入治疗。

(3)电生理工作室。拥有24小时动态脑电图系统和视频脑电图系统、肌电图、各种诱发电位、睡眠监护系统等一大批高尖端仪器设备。用于各种神经肌肉疾病、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等的诊断。有独立的视频脑电监护室。用于各类癫痫、精神类疾病及其他疾病脑电的检查,脑电图所描记的脑部活动图形,不仅能说明脑部本身疾病,如癫痫、肿瘤、外伤及变性病等所造成的局限或弥散的病理表现,而且对脑外疾病如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及中毒等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也有诊断价值。

(4)传统中医康复治疗室和现代康复治疗室。开展了多系列的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如艾灸、针灸、拔火罐、推拿等,拥有五邑地区第一台康复机器人,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各种低、中频治疗仪,现代子午流注治疗仪,吞咽治疗仪,气压治疗仪,电动站立床,关节松动治疗仪等等,开展PT和OT治疗。

(5)中医心理睡眠治疗室。与广东省中医院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合作,开展中医心理治疗,1.药物疗法: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辅助替代治疗、西药等。2.非药物疗法:Tip治疗技术、情志疗法、气功导引、催眠疗法、心理咨询与治疗、针灸、音乐放松疗法、中医团体导引(气功)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

在研究平台方面,建立了“脑病科重点专科研究室”,建设经费三十万,配备了临床所需的功能齐全的技术平台。

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市等各级科研课题二十多项,是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项科研课题的临床研究分中心。获科技进步奖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三十余篇。获得国家专利发明2项,在研经费二十余万元。课题涵盖临床和基础方面,主要包括: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中药内服外用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机制、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脑血管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预防及优化方案研究,侧支循环建立对缺血卒中预后的影响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我科对中医在神经肌肉疾病、变性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东方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暨南大学华侨医院都有密切合作和交流。

我科坚持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拓展脑血管病综合防治模式以及本专科疑难疾病等领域的中医优势,以中风病(脑梗死)、痴呆(血管性痴呆)、面瘫病为重点病种;以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为疑难病种;以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脑出血、重症肌无力危象为急危重病种。对上述病种重点进行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的持续优化的临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逐步提高中医药的防治水平。

二、师资结构

余尚贞: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副院长,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及暨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梅国强教授。现任国家重点专科脑病科学术带头人,分别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江门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门市医学会第二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门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江门市中医药学会脑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门市医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门市伤残鉴定委员会评委,江门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委。由于在业务与学术上的表现,先后被评为“江门市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江门市十大杰出青年”、“江门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广东省系统和行业窗口之星”及“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将近三十年,擅长治疗脑、脊髓病,如中风病、痿症(重症肌无力、脱髓鞘疾病、运动神经元疾病)、颤病(帕金森病)、癫痫、痴呆、脑炎等。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项,省级、市级立项10余项,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石青: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脑病科主任,院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梅国强教授及著名中医教授邓铁涛弟子邱仕君教授。现为国家重点专科脑病科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江门市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委,江门市医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江门市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学科技术顾问。从事医学临床工作二十年,参与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项,省级立项3项,市级立项2项,擅长治疗中风病、颅内感染性疾病、面瘫、痿证(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颤病(帕金森病)、失眠、癫痫等疾病。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省级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

吕小亮: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脑病科副主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沈英森教授及范德辉教授。现为国家重点专科脑病科学术继承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抗衰老及脑变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江门市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秘书长及委员。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十余年,参与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立项2项,市级立项2项,主编及参编《沈英森验方验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发挥》等著作。擅长按脏腑辩证治疗中风病,健脾益气生津法治疗痿证(运动神经元及肌肉病变)及颈动脉加压滴注疗法,治疗偏瘫,脑动脉硬化。

梅国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知名的伤寒学家、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北省中医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学会顾问、湖北省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湖北省中医临床基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录《当代中国中医名人志》和《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长年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2003年被湖北省教委授予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先后主编和协编全国中医院校《伤寒论》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多部,约200余万字。其中所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伤寒论讲义》,2005年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等多种著作。师从李培生、洪子云等中医大家。临床擅长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灵活运用经方,以经方化裁运用为主,结合时方运用。在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病证方面有丰富经验。

沈英森:教授,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专家。1941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深爱中医,矢志杏林,1967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50年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于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脾胃病、肾病、肺病及肿瘤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历任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主任,参与创办中医系并首任中医学系主任。曾任中国中医药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协会康复与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及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任广东省老教授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顾问。培养了包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在内的数十名外籍进修人员,曾多次受邀到印尼、泰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及香港地区讲学。曾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中医药优秀科技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中医”等称号。2003年、2008年分别担任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8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之一。主编及参编《沈英森验方验案》、《岭南中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发挥》、《常见肿瘤的中医防治》、《中国宫廷医学》等20多部著作,发表“中医治肾五法”等论文40余篇。

马伯杨:主任医师,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神经内科专家。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外聘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军医大学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来先后培养和指导过一大批各级临床医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编著有《经颅多普勒基础与临床》、《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神经精神病学》等多部专著。先后在国内外医学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急性脑血管病时血清皮质醇浓度的研究》、《健康成年人局部脑血流量研究》、《脑水肿后ICAM-1表达和T细胞粘附性改变》、《基底节脑梗塞时局部脑血流量的改变》等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四等奖四项及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是“手功能恢复仪”的发明者,曾获全军首届高等院校和全国科技展览会银奖和优秀奖。《脑成像系统》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与数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国内最早把经颅多普勒应用于临床和建立全国经颅多普勒培训中心的著名专家。分别担任原中国超声学会经颅多普勒协会常务理事,广东发明协会理事,广东新技术评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神经学会广东分会电生理癫痫协会理事。专业特长:在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抢救危重病人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癜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和脑血管病的诊治。

贾艳滨:副主任医师,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外聘教授,1997年获中山大学医学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在世界著名认知心理治疗之父AaronTBeck教授指导下学习认知心理治疗,并在美国排名第一的费城儿童医院学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儿童情绪与行为的诊疗。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广州分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住委员兼秘书长,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广东省社会医学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认知行为治疗协会会员。专长:1、儿童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学习困难评定的临床相关诊疗;2、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与认知行为心理治疗,3、记忆与睡眠障碍,老年痴呆的临床诊疗。

白小欣: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广东省

Tags:卫生系统 医院 医生 护士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5月军事医学科学院认知与..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