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医院始建于1950年8月,现有编制床位2200张,开放床位4000余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近60个,年门诊人次130余万,住院人次12余万,是四川省卫生和计生委员会直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教学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卫计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四川十佳城市医院、文明医院、优秀附属医院。是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全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普通外科培训基地、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医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推进医疗技术国际化。在开展断肢再植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器官移植术、微创外科手术、心血管介入治疗术、人工肝技术、内窥镜诊疗术等基础上,成功开展了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2004年至2014年期间,成功开展4例连体婴儿分离术)、四川省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试管婴儿、人工耳蜗等技术。医院拥有国家、省级重点学科及重点建设学科:整形外科、感染病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肝胆外科、核医学科、儿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胸心外科、肿瘤科、检验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21个。
医院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青年人才、骨干人才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医院目前在职职工319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41人,高级职称518人,博士122人,获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以上学术称号专家3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人。医院建立了四川省狂犬病防治研究中心、医学中心实验室等省市级研究平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9个。近年来,医院获准科研立项1200余项,获科研经费375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省部级课题111项,发表论文5000余篇(SCI收录130余篇),获部、省及市级科技成果奖110余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专利60余项。
医院不断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2004年以来,医院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法国南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德国幕尼黑心脏研究中心等世界知名大学及医疗机构建立了稳定学术交流渠道,近年来医院派出51名临床专家到这些大学及医疗机构做一年以上访问学者。
医院坚持深化教育改革,现有临床医学院、麻醉系、影像系、检验系、康复系等5个院系,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精品开放(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课程,4个省级教学团队。临床医学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本科专业成为一本招生专业。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我院连续五年蝉联西南西北赛区分区赛一等奖,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三次。
医院不断引进高新设备,推进设备现代化。现已拥有PET-CT、X-光子刀、3.0T磁共振、128排螺旋CT、ECT、直线加速器、DSA、热疗机、彩色多普勒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飞秒激光近视治疗仪等7亿多元的大型现代化仪器设备。
医院目前正全力推进占地1500亩的新医院西南医疗康健中心建设,预计2017年一期1000张床位的集创新型、高品质、国际化为一体的现代医院即将投入使用。
医院人力资源部电话:0830—31650600830—3165062
医院人力资源部邮箱:lyrsk@126.com
医院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太平街25号
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人才需求计划
|
科室
|
需求专业
|
学历及人数
|
备注
|
一、各专业博士不限。
二、特别优秀人才待遇可面议。
三、博士、硕士、本科月薪:
试用期:博士7000-9000元、硕士6000-8000元、本科4000-6000元
聘任初级职称:博士10000-12000元
硕士9000-11000元
本科6000-8000元
四、博士安家费:
医院提供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四川省泸州市政府安家费5万元,博士生活补助:每月500元,连续享受5年。
五、博士可申请人才基金5-10万元。
六、对博、硕士家属可协助解决工作。
医院人力资源部联系电话:
0830-3165060/3165062
13808287506陈老师
医院人力资源部邮箱:lyrsk@126.com
|
心血管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博士2、硕士1
|
|
呼吸内二科
|
呼吸内科
|
博士1
|
|
消化内科
|
消化内镜
|
博士1
|
|
内分泌科
|
临床检验诊断学、分子生物学
|
硕士1
|
实验室人员
|
全科医学科
|
全科医学、心血管内科
|
硕士2
|
|
肾病内科
|
肾病内科
|
博士1、硕士1
|
|
血液内科
|
检验、血液病学、生化
|
硕士1
|
实验室人员
|
风湿免疫科
|
风湿免疫
|
博士1、硕士1
|
|
康复科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神经病学
|
博士1
|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硕士1
|
|
针灸推拿学
|
硕士2
|
|
老年科
|
老年医学
|
硕士2
|
|
皮肤科
|
皮肤性病学
|
博士1
|
|
儿科
|
儿科学
|
硕士及以上6
|
|
新生儿科
|
新生儿科专业
|
硕士及以上3
|
|
精神科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心理学
|
博士1、硕士1
|
|
感染呼吸科
|
感染内科(非肝病)
|
硕士1
|
|
感染消化科
|
感染内科(肝病)
|
博士1
|
|
泌尿外科
|
泌尿外科
|
博士1
|
|
胃肠外科
|
胃肠外科
|
博士1
|
|
儿外科
|
儿外科
|
硕士及以上2
|
|
乳腺外科
|
乳腺外科
|
硕士及以上2
|
|
流行病学或公共卫生
|
硕士1
|
|
骨与关节科
|
运动医学
|
博士1
|
|
机械设计及理论、生物医学工程
|
硕士1
|
|
医疗器械工程
|
本科及以上1
|
|
神经外科
|
神经外科
|
博士1、硕士1
|
|
胸心外科
|
心脏外科
|
硕士及以上1
|
|
普胸外科
|
硕士及以上1
|
|
血管外科
|
血管外科
|
硕士1
|
|
麻醉科
|
麻醉或临床专业
|
博士4、硕士4
|
|
生理学、病理学、生物、药理学
|
博士1
|
专职科研人员
|
疼痛科
|
麻醉或临床专业
|
硕士2
|
|
ICU
|
重症医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1、硕士1
|
|
烧伤科
|
整形烧伤专业
|
博士1、硕士1
|
|
组织工程相关专业
|
博士1
|
专职科研人员
|
眼科
|
眼科学
|
博士1
|
|
|
基础医学
|
博士1
|
专职科研人员
|
视光学
|
硕士及以上1
|
|
耳鼻咽喉科
|
耳鼻咽喉科学
|
博士1
|
|
生殖部
|
遗传学
|
博士1
|
|
遗传育种
|
硕士1
|
|
男科学(不孕不育方向)
|
硕士1
|
|
检验医学
|
本科及以上1
|
|
临床医学
|
本科及以上1
|
|
肿瘤学
|
肿瘤学
|
博士1
|
|
肿瘤、细胞生物学、病理、检验、免疫学
|
博士或博士后1
|
专职科研人员
|
临床医学
|
本科2
|
放射物理技术室剂量师
|
病理科
|
病理生理学
|
硕士及以上3
|
|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
|
本科及以上2
|
病理技术人员
|
药学部
|
药剂、药理、药分、临床药学
|
博士2
|
科研岗位
|
药剂、药理、药分、临床药学
|
硕士及以上1
|
临床药学岗位
|
药学、临床药学
|
本科及以上4
|
药物调剂岗
|
中药学
|
本科及以上2
|
中药调剂岗
|
检验科
|
临床检验诊断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
硕士7
|
|
医学检验
|
本科15
|
|
输血科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硕士1
|
|
医学检验
|
本科1
|
|
核医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博士2、硕士1
|
|
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
|
本科2
|
|
放射科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医学
|
硕士及以上9
|
|
影像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
硕士、规培本科6
|
技术人员
|
介入病房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硕士1
|
|
介入医学部
|
医学影像技术
|
本科及以上2
|
|
物理诊断科
|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
|
本科及以上3
|
|
超声诊断科
(腹B)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博士1、硕士3
|
|
外科学
|
硕士1
|
|
超声诊断科
(心B)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硕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