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临床服务能力建设单位”。 医院历来重视中医药继承工作,有着悠久的中医药传承的光辉历史和影响力,中医文化底蕴深厚,名医名家荟萃。医院建立了四级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体系,有国家、省市级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1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业技术人员4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4名,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10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5名,省、市荣誉名中医及名中医37名,省、市、局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3人。 昆明市中医药制剂中心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符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要求,具备生产蜜丸、水叠丸、散剂、片剂等21种剂型的能力,列入医保用药目录的院内特色制剂82种。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医院将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坚持 “特色立院、专科强院、创新兴院、开放活院、环境优院”的发展战略,秉承“究医术之精,谋大医之德”的医院文化精神,科学管理,务实创新,实现医院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为人类健康、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01年(清光绪27年),原名“大法施医院”,是云南省历史上第一家西医医院,坐落于昆明五华山西侧风景秀丽的翠湖之边,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云南省首家“爱婴医院”和省内唯一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并从1990年起保持了26年“昆明市文明单位”称号。现为省内规模最大、功能齐全、优势突出,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为妇幼专科医院,秉乘“厚德至诚、博学至精、仁爱至善、卓越至臻”办院宗旨,以“一切为了患者”的中心化建设为发展方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及人才队伍的建设。1997年昆明市卫生局对昆明市妇女保健所、昆明市儿童保健所(现昆明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实行了业务归口,统一由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管理。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目前编制床位数250张,在职职工693人,其中有高级技术职称80人、硕博人员37名。2015年全院完成门急诊51.6万人次,收治出院14436人次,分娩新生儿5842例。为突出妇幼保健工作特色,通过实施妇幼保健学科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临床与保健一体化的妇女保健部、围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三大部”管理模式,被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确定为“学科体系建设示范单位”。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是昆明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管理中心、危急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面向全市做好人员培训、督导评估、转诊抢救、组织协调工作,保障母婴健康安全。产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市级重点学科。妇科为市级重点学科,拥有“昆明市妇科疾病防治研究科技创新团队”,被中华预防医学会确定为云南唯一的“宫颈癌防控技术培训基地”。新生儿科对早产儿、超低体重儿的抢救技术全省领先。生殖医学中心与英国波恩生殖进行技术合作,借助国际领先技术和管理经验,达到全省一流的技术条件和质量水平。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目前正在呈贡新区实施“昆明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保健部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即将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临床部分)正在进行前期准备,拟建面积5.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600张,2019年完成建设。 六、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省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云南省省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昆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位于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紫云路4号。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体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的职能。现设业务科室与行政后勤职能科室28个,有各种监测、检验及诊疗设备1000多台(件),承担着昆明市的病原学监测及食品、饮用水、化妆品、食品包装材料、输配水材料、工矿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公共场所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监测检验工作,现已获准计量认证14类520个参数,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10类216个参数。是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
昆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10月27日 It is harder to conceal ignorance than to acquire knowledge. 掩盖无知要比学到知识更难. To think is to see. 思考就是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