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指标:(   )1.	灵敏度和特异度
2.	信度和效度
3.	可行性、信度、效度、敏感度等
4.	可行性和偏倚大小
5.	重复性和真实性
1.(D)  2.(C)  3. (E)  4.(B)   5.(C)
1.	下列哪一项正确(   )
A.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B.健康危险因素的应用在于开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C.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D.健康危险因素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E.健康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2.下列哪一项正确(   )
A.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B.慢性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C.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D.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之一。
3.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顺序依次为:(   )
A.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B.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C.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医疗卫生保健
D.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环境因素
E.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保健、生物遗传、环境因素
4.下列哪一项正确(   )
A.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B.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C.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D.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E.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5.下列哪一项正确(   )
A.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则死亡概率可能高于当地同性别年龄组的平均水平。
B.健康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C.自创性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而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D.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E.一般性危险型实际年龄接近于评价年龄,但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6.下列哪个不是危险因素的作用特点(   )
A.潜伏期长                B.联合作用强            C.广泛存在 
D.与慢性病是单因单果关系  E.特异性弱
7.在健康危险因素个体评价中,“健康型”的人(   )
A.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B.评价年龄大于增长年龄
C.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D.评价年龄小于增长年龄
E.以上答案都不对
8.关于危险分数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危险分数越高,则死亡概率越小      
B.危险分数与死亡概率没有关系
C.危险分数不可能等于1
D.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人群平均水平
E.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人群死亡率平均水平
1.C   2.A  3.A  4.C  5.A  6.E  7.A  8.D
1.	WHO 在哪一年提出了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 
A.1974    B.1975   C.1976    D.1980    E.1985
2.	我国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   )
A.1980    B.1981   C.1982    D.1985    E.1991
3.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展过几次全国范围的卫生服务总调查?(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4.	近年我国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约为(   )
A.8%      B.6%    C.4%      D.3%    E.5%
5.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属于(   )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6.	为了验证社会预防措施的效果常采用以下哪种研究方法?(   )
A.分析性研究   B.实验性研究  C.理论研究    D.综合评价   E.描述性研究
7.	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时,应计算:(   )
A.直接卫生费用 B.间接卫生费用 C.两者都包括 D.视具体情况而定 E.其他
8.	以下哪种属于资源分配适宜(   )
A.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资源不足,卫生服务利用率高
B.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资源充分,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C.资源充分,医疗服务需要低,卫生服务利用充分
D.资源充足,利用良好,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三者之间保持平衡
E.卫生服务需要量低,资源充分,卫生服务利用低,卫生资源投人过度
9.	影响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
A.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B.卫生服务的价格    C.居民的健康观念         
D.费用的支付方式        E.以上都是
10.	下列答案哪一项不是反映医疗需要量的指标:(   )
A.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         B.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
C.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人数   D.两周每千人就诊次数
E.每人每年休工日数
1.C  2.B  3.B  4.C  5.A  6.B  7.C  8.D  9.E  10.D
1.下列哪一种卫生技术评估不属于按照所评估技术的用途划分范围(   )
A.治疗性技术评估        B.行政管理机构评估   C.诊断性技术评估
D.预防性技术评估        E.康复性技术评估
2.关于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
A.卫生技术的功效评价    B.卫生技术的安全性评价   C.卫生技术的经济性评价
D.卫生技术的社会影响评价  E.卫生技术的原理评价
3.卫生技术的安全性评价中,某项技术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其含义是指(   )
A.绝对有效的技术        B.绝对安全的技术   
C.使用某技术的风险可以被病人接受
D.使用某技术的风险可以被病人、医生、社会及卫生政策制定者接受
E.使用某技术的风险可以被卫生政策制定者接受
4.反应性评估是病人感觉到的绩效与哪种期望之间的比较(   )
A.理想的期望          B.预期的期望          C.普遍的期望      
D.未知的期望          E.以上都不是
5.病人满意度评估是病人感觉到的绩效与哪种期望之间的比较(   )
A.理想的期望          B.预期的期望          C.普遍的期望      
D.未知的期望          E.以上都不是
6.下面哪一项是反应性评估中“对人的尊重”的评价项目:(   )
A.及时关注            B.社会支持            C.交流       
D.基本环境质量        E.选择提供者
7.常用的卫生技术评价方法中,经济评估的主要类型有(   )
A.成本最小化分析      B.成本效果分析        C.成本效用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E.以上全对
1.B   2.E    3.D    4.C    5.B   6.C    7.E
1.下列那种政治决策模型又称为科学决策模型(   )
A.渐进决策模型         B.精英决策模型          C.理性决策模型
D.集团决策模型         E.系统决策模型
2.下列哪项是美国学者T.B.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引起政策失效的因素(   )
A.决策者的价值观       B.立法机构             C.标准化管理   
D.偶然失效             E.理想化的政策
3.希望了解所要制订政策的处境、权威性、弱点,明确政策的方向,发现潜在的反对和支持联盟,最好选择的卫生政策分析方法是(   )
A.宏观政策图解法       B.微观政策图解法       C.政策网络分析
D.场力分析             E.SWOT分析
4.下列哪一项不是SWOT分析的内容(   )
A.挑战(threats)       B.机会(opportunities)   C.劣势(weaknesses)  
D.趋势(trend)        E.优势(strengths)
5.把组织内外影响成功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卫生政策分析方法是(   )
A.利益相关集团分析    B.宏观政策图解法        C.微观政策图解法
D.政策网络分析        E.SWOT分析
1.C      2.E     3.A     4.D     5.E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卫生策略制定中备选方案的最终选定,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卫生政策目标
B.能最少地消耗各种政策资源
C.能对多种风险具有最大的应变性
D.能在政策实施中产生最小的负面效应
E.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2.在哪种宣言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策略。(   )
A.《阿拉木图宣言》       B.《可持续发展宣言》       C.《哥本哈根宣言》
D.《慕尼黑宣言》         E.以上都不是
3.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是(   )
A.促进健康、医疗保障、预防保健、社区康复
B.促进健康、社会病防治、计划生育、社区康复
C.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医疗、社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