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卫生系统招聘复习资料

医疗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三)
2015-01-26 13:38: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声音嘶哑;
(4)
喉上神经损伤引起声调降低,误吞,呛咳;
(5)
甲状旁腺损伤引起手足抽搐;
(6)
甲亢复发;
(7)
甲状腺机能减退。
90
、甲状腺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常见原因?
答:(1)切口血肿压迫气管;
(2)
气管软化塌陷;
(3)
喉头水肿;
(4)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91
、腹膜炎的特征?
答:腹痛;腹肌的紧张、压痛、反跳痛;可有肠鸣音消失。
92
、张力性气胸的紧急处理措施是什么?
答:立即用粗针头(18号针头)从锁骨中线外第二、三肋间刺入胸膜排气,可挽救生命。在转送时可于针栓部缚一橡胶指套,顶部剪开1厘米以上的小口,呼气时气体经剪开小口排出;吸气时指套塌陷,阻止气体进入,以保证转运途中安全。然后再行胸腔闭式引流。
93
、胸膜腔负压的临床意义?
答:(1)肺脏保持扩张状态;
(2)
促使静脉血液向心回流;
(3)
保持气体的交换使用。
94
、颅内压增高有什么临床表现?
答: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还可能出现一侧或双侧眼球外展不全、复视、头晕、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晚期可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缓慢;脉搏洪大有力、呼吸深大变慢等;最后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95
、骨折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什么?
答:(1)脂肪栓塞;
(2)
肺栓塞;
(3)
血管损伤;
(4)
神经系统损伤;
(5)
内脏损伤;
(6)
感染;
(7)
肌肉损伤。
96
、什么是伤口的一期愈合、二期愈合和三期愈合?
答:一期愈合:主要是指伤后直接以手术缝合没有感染等并发症的伤口愈合。
二期愈合:指伤口感染后逐渐达到的瘢痕组织修复。
三期愈合:对于污染较重或可能感染的伤口,清创后暂用引流,观察35日,作延期缝合。
97
、为什么麻醉前需禁食?一般禁食时间为多少?
答:为了防止呕吐,胃内容物误吸气管而窒息。胃肠手术防止胃内容物污染术野及防止术后胃膨胀及吻合口裂开。麻醉前禁食时间为8小时。
98
、休克晚期发生DIC的主要机理是什么?
答:休克晚期毛细血管内血流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凝物质释放、血液呈高凝状态,因而在各器官毛细血管内形成小血栓,出现DIC
99
、移植的分类及定义?
答:将机体的一部分组织细胞或某个器官转移到自体的另一部位或者另一机体,称为移植。
自体移植:将病人自身的组织器官移植到缺损部位,这种移植不发生排斥。
同质移植:同卵双生同胞之间的移植,因为遗传因素同质移植一般不发生排斥。
同种异体移植:不同人体之间的移植。如皮肤,角膜,器官均可移植,移植物主要取自尸体。移植后有相容性问题,可能发生排斥。
异种移植:不同种系之间的移植:例如人体烧伤后将猪皮移植到创面。这种移植因遗传上因素差别悬殊、均将发生排斥,故只能起临时治疗作用。
100
、强心甙的作用是什么?
答:(1)加强心肌收缩力;
(2)
减慢心率;
(3)
抑制传导。
101
、孕期用药对胎儿有何影响?
答:孕妇服用的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能从胎儿再回到母体。妊娠期母体各系统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而胎儿则处于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善,某些对母体无严重付作用的药物,对胎儿可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导致畸形。胚胎受损最敏感的时间是器官处于高度分化、发育、形成阶段,约在妊娠1556天。
102
、哪些孕妇容易发生妊高征?
答:(1)年轻初产妇及高年初产妇。
(2)
体型,矮胖者。
(3)
发病时间一般在孕20周以后,尤其在孕32周后最为多见。
(4)
营养不良,特别伴有严重贫血者易得病。
(5)
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6)
有双胎、羊水过多,葡萄胎的孕妇,发病率高。
(7)
气侯变化与妊高征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冬季与初春寒冷季节和气压升高情况下易发病。
103
、产后出血有哪些原因?
答:(1)子宫收缩乏力。
全身性因素:有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严重贫血,产程延长或者难产使体力消耗厉害的,使用过多的镇静剂,麻醉剂和降压药等。
局部因素: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等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纤维退行性变,前置胎盘等。
(2)
胎盘滞留和残留,妨碍了子宫收缩。
(3)
软产道损伤。
(4)
凝血功能障碍:重型胎盘早剥,妊高征、死胎、羊水栓塞等。
104
、新生儿有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答:(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24天有一暂时体重下降,4天后回升,710天应恢复出生时的体重。
(2)
生理性黄疸:出生23天出现,于46天最明显,2周内消退。
(3)
乳腺增大,出生后35天,有时可有乳汁,23周消退,禁止挤乳,以防感染和乳腺管的损伤。
(4)
阴道出血:女婴出生后57天有时可见有少量阴道出血,持续12天自止。
105
、应如何预防和护理新生儿尿布疹?
答:(1)经常更换尿布,如有大便次数增加或消化不良时应及时处理。

(2)保持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大便后用温水拭擦臀部,并涂上5%鞣酸软膏。
(3)
换尿布时动作要轻柔,不可粗暴,用吸水性强的尿布。
(4)
出现红臀时可用红外线照射臀部,使皮肤干燥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有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湿敷。
106
、如何预防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答:(1)积极防治围产期胎儿窒息、缺氧,对胎盘功能不全及过期产的孕妇应仔细监测胎心。胎心异常时,胎儿头皮血PH<7.20应考虑剖腹产。
(2)
对羊水有胎便污染的胎儿,一旦胎头娩出立即吸出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如胎粪稠厚,或婴儿不哭,立即气管插管吸出胎粪。
(3)
严格禁止给窒息儿注射可拉明、洛贝林等中枢兴奋剂,因为此类药物所引起的几次强有力的呼吸,不但增加耗氧量。反而将咽喉、气管内的胎粪吸入下面小气道而无法消除。
107
、小儿各年龄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答: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280天。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
婴儿期:生后28天到1岁。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7岁。
学龄期:714岁。
108
、小儿呕吐常见于哪些原因?
答:呕吐常见原因:
(1)
消化系统疾病:a、先天性畸形或狭窄,食道过短,食道裂孔疝,食道憩室、贲门失驰症,胃重复畸形,幽门痉挛或幽门肥大性狭窄,环状胰腺,十二指肠憩室、,美克儿氏憩室,先天性肠闭锁或狭窄、肠旋转不良等。b、后天性:喂养不当或吞咽空气过多、食管炎、溃疡病、胃炎、肠炎、胆道蛔虫症、肠套叠,其它原因所致肠梗阻、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药物副作用及中毒所致,尤其是口服给药容易引起恶心、呕吐。
(2)
消化道以外的疾病:a:颅内疾病:颅内出血、缺氧、肿瘤、脑炎或脑膜炎、脑水肿等。b:感染:小儿任何感染均可发生呕吐。c:代谢紊乱:如酸中毒、碱中毒、尿毒症等。d:其它: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均易发生呕吐等。
护理:对呕吐患儿应取侧卧位,以免呕吐物被吸入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109
、营养不良发病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原因:
(1)
疾病影响:患急、慢性疾病,如麻疹、肺炎、结核、慢性腹泻、先天性畸形如腭裂等,使营养进入量不足,加之患病时代谢增快,消耗增加,均会使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不足,长期之后就容易发生。
(2)
喂养不当,如母奶不足而单纯以大量粥、奶糕等碳水化合物喂养,又缺乏添加脂肪、蛋白质之类食物,尤其不及时添加副食品或骤然断奶。
(3)
不良的饮食习惯或偏食、多吃甜、香的零食,使食欲减退。
临床表现:体内脂肪逐渐消失,体重减轻。皮下脂肪消失的一般顺序:首先腹部,而后躯干,四肢,臀部、最后面颊,常伴有全身各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110
、营养不良如何来分度?
答:2岁以下小儿患营养不良一般分度;
度营养不良:其测量方法是:在腹部脐旁乳线上,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和与皮肤表面垂直在90度角,将皮脂层捏起,其厚度在0.80.4公分,此时腹部,躯干和臀部的脂肪变薄,内脏功能无改变。体重低于正常1525%。
度营养不良: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在0.4公分以下,胸背、四肢、臀部脂肪消失,面颊变薄,消瘦明显,内脏功能降低,患儿烦躁,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疾病。体重低于正常2540%。
度营养不良:全身皮下脂肪层几乎消失,消瘦更甚,内脏功能减退明显,出现精神不安,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易发生各种疾患,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
111
、试述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表现?
答:(1)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紫绀。
(2)
心率增快,在160180次/分以上,而且不能以体温升高而呼吸困难来解释,又与肺炎病情进展不一致。
(3)
肝脏迅速增大,超过2厘米以上。
112
、小儿缺氧时用氧浓度多少为宜? 小儿氧中毒主要可引起哪些病症?
答:小儿缺氧时用氧浓度3040(24升/分)为宜,严重缺氧时可达50(68升/分)
小儿氧中毒主要可引起肺损伤,眼晶体后纤维增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113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
答:起病急,高热,体温可达3941℃,,持续35天可骤降,体温降至正常后周身皮肤即出现红色玫瑰疹,12天后自行消退。大多数小儿发病时一般情况良好。
114
、什么是护理程序?由哪几个阶段组成?
答: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对病人进行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使病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护理程序是由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阶段组成。
115
、如何实施护理计划?
答:实施阶段是将护理计划运用到护理实践中的过程,实施的方法:
(1)
由护士直接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
(2)
与其他护土合作为护理对象提供24小时连续的、整体的护理。
(3)
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活动,发挥患者的积极性。
(4)
实施过程中,护士要继续收集资料,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和对措施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
(5)
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包括护理活动的内容、时间及病人的反映等。
116
、当今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四个方面:
(1)
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导尿和脑室引流等。
(2)
损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
(3)
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
(4)
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的大量抗生素的使用。
117
、医务人员被HBsAg阳性血污染的针头刺伤店应如何处理?
答:(1)以碘伏处理伤口。
(2)
肌肉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成人500单位,免疫力可维持21天。
(3)
可联合乙型肝炎疫苗。
(4)
定期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半年至1年。
118
、如何预防静脉导管感染?
答:(1)尽量使用不锈钢针头,尤以头皮静脉针进行静脉输液为好。导管宜选口径相宜,质地柔软硅管。
(2)
调整输入液体的渗透压、pH和浓度:渗透压小于600mOsmkg?H2OpH6.87.4;钾浓度小于40mmolL;氨基酸、抗生素避免高浓度。
(3)
必要时可用小剂量肝素从导管内注入,每12小时注入1000单位/ml的肝素液2ml
(4)
配制液体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配好后在4小时内使用。
119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答: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
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药代动力学特性,严格选药和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120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要注意什么?
病毒性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力争在使用抗生前留取临床标本。
联合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局部用药。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预防用药。
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年医疗事业编制必看试题精选1.. 下一篇2015年最新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精选..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