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卫生系统招聘复习资料

2015年卫生系统、医院招聘必看(外科学重点)(二)
2015-01-28 13:23: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功能之间的关系。②肺毛细血管楔压(
PCMP,正常值1.3~2.9KPa),反映肺静脉、

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功能状态。③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④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10.7~13KPa80~10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4.8~5.8kPa36~44mmHg),动脉血PH正常7.35~7.45 

6.DIC的检测下列五项中三项:①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②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③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降低;④3P(血浆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⑤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2% 

[治疗原则]在休克未纠正以前,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则应着重治疗感染 

治疗:⑴一般紧急治疗:及早建立静脉通路,用药维持血压。⑵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⑶处理原发病。⑷纠正酸碱平衡失调。⑸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血管收缩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扩张剂(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抗胆碱能药-阿托品)、强心药。⑹治疗DIC改善微循环。⑺皮质类固醇。 

8内毒素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可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如急性腹膜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及泌尿感染等。 ★全身反应综合症(SIRS):①体温>38oC或<36oC;②心率>90/分;③呼吸急促>20/分或过度通气,PaCO24.3kPa;④白细胞计数>12×109/L4×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10% 

10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有:⑴高动力型: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CO(心排出量)正常或增高,细胞代谢障碍和能量生成不足,病人皮肤比较温暖干燥,又称冷休克(多见,可由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且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休克加重时);⑵低动力型: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CO减少,病人皮肤湿冷,又称冷休克(少见仅是一部分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早期休克)。 

 55mods 

MODS:治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发病基础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 

mods诊断①诱导因素(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延迟感染、大量会死组织存留或凝血机制障碍)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脓毒症或免疫功能障碍,表现:体温>38oC或<36oC;心率>90/分;呼吸急促>20/分)③有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诱导因素可通过体检和病史了解 MODS防治:积极治疗原发病,重点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防止感染,改善全身状况和免疫调理治疗,保护肠黏膜的屏障作用,及早治疗首先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

★急性肾衰竭(AFR):是指由个中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内出现血中氮质代谢产物聚集,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病症.  病因:肾前性,肾后性,肾性高.血钾是少尿期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AFR的防治:注意高危因素,及时正确的抗休克治疗,对严重软组织挤压伤和误输异型血,除积极处理原发病外,要应用5%碳酸氢钠250ml碱化尿液,用甘露醇防止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或其他肾毒素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某些手术前应扩充血容量,术中或术后应用甘露醇保护肾功能,少尿出现时可应用补液试验,对区分肾前性和肾性AFR以及预防肾性ARF有重要作用

 

 

 

 

 

 

 

73麻醉 

1ASA病情分级:I 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II 出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III 并存病较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活动;IV 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威胁;V 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III级耐受良好风险较小;III级处于代偿期;IV级处于失代偿期;V级为濒死病人 

2.常用麻醉前用药:1.镇静催眠药和安定药,2.镇痛药,3.抗胆碱药.   麻醉前特殊用药:根据不同的病情决定,如有过敏史者给氯美松和苯海拉明,有支气管哮喘者给氨茶碱,有糖尿病者给胰岛素等

3.麻醉用药注意事项:1.一般情况差,年老,体弱休克和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吗啡和巴比妥剂量应酌减;2.呼吸功能不全颅内压升高或产妇禁用吗啡等药;3.体格剧痛,甲亢,高热几精神紧张者镇痛及镇静药物需要酌减;4.小儿,迷走神经紧张者抗胆碱药应增大药量

4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前应禁食12小时,禁欲4小时;小儿手术前应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 

5前用药目的:①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情②提高病人的痛阈③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功能,保持口腔的干燥④抑制迷走N反射,有利于麻醉药的诱导和其引起的心律失常。 全身麻醉 

1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叫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呈现可逆的知觉和神志消失状态,也可有反射抑制和肌肉松弛,临床上常用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复合麻醉.  

2吸入麻醉药的强度是以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来衡量。效能与MAC成反比;强度与油/气分配系数成正比;可控性与其血/气分配系数相关。 

3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4影响肺泡药物浓度的因素:①肺泡通气量的大小(通气效应)②浓度效应(吸入药物浓度)③心排出量(CO)④血/气分配系数⑤麻醉药在肺泡和静脉血中的浓度差(FA-V)。 

5代谢和毒性  绝大部分由呼吸道排出,小部分经肝代谢后经肾排出。当F-浓度低于50μmol/L不产生肾毒性;50~100μmol/L有肾毒性可能;高于100μmol/L产生肾毒性。 6常用吸入性麻醉药:①氧化亚氮(笑气、N2O):吸入50%N2O有一定镇痛作用,用于牙科、产科;②恩氟烷、异氟烷、地氟烷、七氟烷。 

7静脉麻醉药:优点为诱导快对呼吸道无刺激物无环境污染。流喷妥钠、氯胺酮、普鲁泊福 8.全身麻醉的诱导:是指病人接受全身麻醉药物后从清醒状态到神志消失,并进入全麻状态后进行气管插管的阶段

9管内插管:包括:经口腔明视插管、经鼻腔盲探插管。 

10并发症:反流与误吸、呼吸道梗阻(上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机械性梗阻如舌后坠、处理将头后仰挺起下颌)、通气量不足、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高热抽搐和惊厥。   局部麻醉 

1局麻药:硬膜外麻醉首选1%-2%利多卡因;分娩镇痛首选0.125%布比卡因;粘膜表面麻醉首选1%-2%丁卡因;局部麻醉首选0.25%-0.5%普鲁卡因。 2毒性反应:局麻药入血后,当药物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发生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可致死。

原因:用量超过病人耐量;药内未加肾上腺素或未酌情减量;脂类麻醉药引起的过敏反应。 3局麻方法:①表面麻醉: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②局部浸润麻醉:不含肾上腺素的0.5%普鲁卡因局麻是的一次最大用量为200ml;③区域阻滞;④神经阻滞: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主要用于疼痛疾病、手术不用。⑤臂N丛阻滞:臂N丛主要由C5-8T1脊神经的前支组成并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组织分布:肌间沟径路、锁骨上径路、腋径路。并发症:出血但无生命危险。 1脊髓的被膜自内至外软膜、蛛网膜、硬脊膜。 

2根据局麻药注入的腔隙不同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阴膜外腔阻滞及腰麻-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统称为椎管内麻醉。 3脑脊液的比重:1.003~1.009pH7.35;侧卧位压力为0.69~1.67KPa,坐位时1.69~2.94kPa。脑脊液在腰麻时期稀释和扩散局麻药的作用。 

4椎管内麻醉时交感神经功能被阻滞,静脉扩张,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而导致低血压。 

5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①腰麻术中并发症: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恶心呕吐;②书后并发症:头痛、尿潴留(一定要置导尿管)、化脓性脑脊膜炎、脑神经麻痹、马尾丛综合征(穿刺时应慢)。 

6硬膜外阻滞:高位硬膜外阻滞指经C5-T6椎间隙穿刺;中位指经T6-12;低位指T12-L5 7低温麻醉:将体温降至36~34oC成为浅低温;34~26oC为中低温;26oC以下为深低温。 8区域阻滞麻醉:包围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通入手术区的神经纤维疼痛 

1.疼痛: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

2蛛网膜下腔阻滞并发症:术中并发症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后并发症有腰麻后头痛,尿潴留,化脓性脑脊膜炎,腰麻后神经并发症

3.硬膜外阻滞并发症:术中并发症有全脊椎麻醉,局麻药毒性反应,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后并发症有神经损伤,硬膜外水肿,脊髓前动脉综合症,硬膜外脓肿,导致拔出困难或折断. 4用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基本、常用)、神经组织、椎管内注射、痛点注射 

5经阻滞:慢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方法,可引起并发症。①星型神经节阻滞:由下颈交感神经节和第一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位于第7颈椎和第1胸椎之间的前外侧。 

6管内注药:是用于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治疗。①蛛网膜下腔:无水乙醇或5%-10%酚甘油注入以治疗晚期疼痛。 

115复苏 

1ICU(重症监测治疗室)1动脉血压反应心肌后负荷,中心静脉压(CVP)反映心脏前负荷。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35~45mmHg;氧分压正常值80~100mmHg;低氧血症是指PaO2低于正常。 

2血供治疗原则:调节前负荷;降低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 

3治疗原则①当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低于10mmHg表示心脏前负荷降低,有效循环量不足;高于18mmHg说明心脏前负荷升高,应用利尿药或血管扩张药降低前负荷。②当TPP低于100kPa?s/L时表示心脏后负荷降低,首先补充血容量,可辅以适量血管收缩药治疗;高于200kPa?s/L时心脏后负荷升高,应用血管扩张药使心搏出量(SV)和CO增加降低心肌耗氧量。③心脏指数和左心室排血量做功指数降低可用正性心肌力药物治疗 

1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不仅是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2初期复苏:⑴任务和步骤可归纳为:Aairway 指保持呼吸道顺畅;Bbreathing)指

 

 

 

 

 

 

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circulation)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是初期复苏的主要措施。⑵心跳骤停即呼吸循环骤停的诊断标准:①病人神志突然丧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触诊颈总动脉或股动脉)及无自主呼吸。⑶心脏按压部位:剑突以上4-5cm,即胸骨上2/3与下1/3的交接处为按压点;按压度:是胸骨下陷4-5cm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应付外科学考试的外科重点(超级实.. 下一篇外科笔记总结-考试利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