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9年0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成永忠名中医团队招聘骨折外固定博士后(户口进京)
2019-06-18 07:17:35 【

中国中医科学院(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始建于1955年,前身为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1年与北京中医学院合并,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12月举行五十周年院庆时,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以中医药科学研究作为中心任务。该院屠呦呦终身研究员由于在青蒿素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于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截至2016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下设17个科研单位(包括14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3家教育单位,2家分院,5家学术、出版单位,3家挂靠单位;有职工58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19人;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及1个独立设置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是首批中医骨伤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单位。是全国中医骨伤专业医疗中心;全国中医骨伤科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北京市中医骨伤科特色诊疗中心。同时还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和针刀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建院以来,截止到2016年底,获得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63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0项,学会奖22项;获国家专利5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914篇,主编出版著作123部。

成永忠名中医团队研究方向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正骨外固定适宜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应用

我国创伤性骨折发病率高达321/10万。开放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畸形愈合和不愈合是骨伤科治疗的难题。如何发挥中医优势,减小手术创伤,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成永忠名中医团队课题组继承尚天裕小夹板和孟和外固定架治疗骨折宝贵经验,结合中医骨伤科"筋骨并重"理论和现代外固定原理,经过近20年的从临床到基础的系统研究,经过7家单位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完成9项国家和省部级。对正骨复位外固定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改进,研制器械,开展临床疗效观察及全国推广应用。

申请条件:(1)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身心健康;(2)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与我院有科研课题合作、协作单位的人员申请博士后,博士后课题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3)学术科研情况: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含)以上,或有以主编或副主编身份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0万字以上,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前3名)完成省部级(含)以上科研项目者。

待遇说明:(1)每年8-15万人民币年薪,按照申请人的水平浮动,作出突出贡献的有额外的奖励津贴;(2)户口迁入北京、安排住宿;(3)为子女入学提供便利;(4)对申请各项基金和人才项目提供支持。

申请时间:我院博士后进站时间为每年7月、10月两次。申请者需同时进行网上申请和书面申请。本年度各博士后流动点接收申请材料时间为6月1日-6月20日;9月1日-9月20日。

联系方式:010-84739131吴中凯

合作导师成永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不开刀治骨折倡导者!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世中联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外固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矫形器与肢体重建学组副主任委员;Ilizarov技术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康复学会传统医学分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项目、首都十大危险疾病推广项目等8项课题,获得8项专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获得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奖三等奖1项。

一、团队成果

1、获奖励3项(201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三等奖)。

2、授权专利8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3、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1篇(SCI论文4篇,EI论文1篇);

4、建立2套正骨外固定关键技术的系统方案;

(1)建立了7个骨折治疗的特色正骨外固定关键技术新方案

①半环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新方案;②马蹄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骨折伴脱位新方案;③马蹄环形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新方案;④马蹄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四肢干骨内固定失效骨折新方案;⑤正骨复位外固定治疗小腿下1/3骨折治疗方案;⑥马蹄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新方案;⑦防滑骨针配合马蹄环形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新方案。

(2)建立了5个常见四肢畸形矫正的正骨外固定关键技术方案

①肘关节屈曲畸形微创外固定矫正方案;②屈腕屈指畸形微创外固定矫正方案;③膝关节曲畸形微创外固定矫正方案;④膝内外翻畸形微创外固定矫正方案;⑤复杂马蹄内翻足畸形微创外固定矫正方案。

5、完成8篇正骨外固定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技术报告;

①小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研究报告;②三踝骨折独立分型生物力学机理研究报告;③基于"筋束骨"理论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手法复位方法的有限元分析报告;④半环式与单臂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尸体标本对比研究报告;⑤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正骨手法复位的尸体标本研究报告;⑥踝关节固定复位器治疗三踝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报告;⑦"8字绷带"外固定与橄榄针内固定对第一跖骨骨折的尸体标本对比研究报告;⑧胫骨穿针安全区域解剖研究报告。

6、发明了5套正骨外固定专用中医骨伤科医疗器械;

发明了专用外固定架及配套骨针、新型支具、新型夹板及支架支具混合器械,集复位、固定于一体,并可配合早期功能康复。

二、团队研究学术价值

1、阐明了正骨外固定关键技术的生物力学基础

(1)首次提出三踝骨折独立分型,通过尸体标本实验验证该分型的科学性,补充传统分型的不足,提示临床易忽略的距骨移位问题;进一步建立三踝骨折仿真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加载分析,阐明三踝骨折自动复位机制,为三踝骨折复位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依据

(2)通过尸体标本模拟腕关节加载负重,验证了新型半环式外固定架具有使骨折断端固定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且抗扭转及抗弯效果更优的优势;建立装配好小夹板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有限元模型,阐明夹板固定对尺侧柱损伤的干预及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及力学机制,优化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方案。

2、建立了四肢骨折正骨复位外固定技术的规范化方案

提出外固定治疗骨折的系统化、标准化方案,构建包括金针拨骨复位技术及穿针、无针外固定技术的正骨外固定关键技术体系,包括6种四肢骨折复位技术方案,5种畸形矫形方案。

三、行业价值——突破中医治疗骨折与四肢畸形的困境

遵从"制器以正之,用法之所不逮"的古训,在前辈孟和、尚天裕的临床经验指导下,将传统中医骨伤理论结合现代骨折治疗技术,发明了骨折、矫形系列中医骨伤专用器械、骨针、新型夹板等微创外固定器械,提出器械、骨针辅助复位、矫形的新理念新思路,优化骨折治疗流程,提高中医骨伤诊疗能力,振兴中医骨伤的发展。

四、经济社会效益——3年破亿

正骨外固定技术注重手法复位,操作简便易学,对医疗设备要求不高,成本较内植物低廉,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并能给基层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低收入水平患者亦可接受治疗,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现状,减轻医疗负担,节约医疗成本。

项目初步在全国多个重点城市开展技术和配套产品推广应用,近3年共取得1.1亿余元的经济效益,并逐步由国内推向国际,扩大本项目临床推广范围,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s. 大船要在深 水行./ 深水浮大船.
One loses time seeking for words; one kiss brings understanding. 寻找言辞徒费时光,一吻即可得理解.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9年06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