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 (3)会计提取坏账准备金额=300×1%-240×1%+0.8=1.4(万元) 税法应提取坏账准备金额=300×5‰-240×5‰+0.8=1.1(万元) 坏账准备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4-1.1=0.3(万元) 提示:会计上是采用备抵法计算本年增提金额的,增提的部分=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企业实际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期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本期收回已经核销的坏账〕 税法上增提的部分=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期初应收账款余额×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本期收回已经核销的坏账〕 (4)子公司A、B分回的投资收益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6÷(1-24%)=100(万元) 从境内B子公司分回股息是不用补税的,不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该企业纳税调整后所得=40+29.25+25+0.3+76+33.5=204.05(万元) (6)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204.05-33.5+76÷(1-24%)×24%-(80-30)=144.55(万元) 该企业当年应纳税额=144.55×33%-76÷(1-24%)×24%=23.70(万元) (1)工资扣除限额是380万元,计入成本费用的是400万元,所以工资以及三项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0-380+(400-350)×(14%+2%+2.5%)=29.25(万元) (2)租赁设备的租金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40/24×9=25(万元) (3)会计提取坏账准备金额=300×1%-240×1%+0.8=1.4(万元) 税法应提取坏账准备金额=300×5‰-240×5‰+0.8=1.1(万元) 坏账准备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4-1.1=0.3(万元) 提示:会计上是采用备抵法计算本年增提金额的,增提的部分=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企业实际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期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本期收回已经核销的坏账〕 税法上增提的部分=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期初应收账款余额×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本期收回已经核销的坏账〕 (4)子公司A、B分回的投资收益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6÷(1-24%)=100(万元) 从境内B子公司分回股息是不用补税的,不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该企业纳税调整后所得=40+29.25+25+0.3+76+33.5=204.05(万元) (6)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204.05-33.5+76÷(1-24%)×24%-(80-30)=144.55(万元) 该企业当年应纳税额=144.55×33%-76÷(1-24%)×24%=23.70(万元)----------------------------------------3、张某在市区内开办了一家餐馆和一个副食加工店,均为个人独资。2007年初,自行核算餐馆2006年度销售收入为400 000元,支出合计360 000,副食加工店2006年度销售收入为800 000元,支出合计650 000元。后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餐馆核算无误,发现副食加工店下列各项未按税法规定处理: (1)将加工的零售价为52 000元的副食品用于儿子婚宴;成本已列入支出总额,未确认收入; (2)6月份购置一台税控收款机,取得普通发票注明价款3510元。当月开始使用,但未做任何账务处理; (3)支出总额中列支广告费用20 000元,业务宣传费10 000元; (4)支出总额中列支了张某的工资费用40 000元。 其他相关资料:①副食加工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②税控收款机经税务机关核准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