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69.3)×6%=115.84(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115.84-2000×5%=15.84(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15.84 贷:投资收益 115.84 (4)2008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5)2008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00-69.3+15.84)×6%=116.79(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116.79-2000×5%=16.79(万元) 借:应收利息 能性 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16.79 贷:投资收益 116.79 (6)2009年1月2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198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69.3-15.84-16.79)36.6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2000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16.67 (7)2009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8)2009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10 (9)2010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10)2010年12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995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26.67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198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10 投资收益 31.67 (金额单位:万元) (1)2007年1月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2000×5%)100 贷:银行存款 2030.7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69.3 (2)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3)2007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00-69.3)×6%=115.84(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115.84-2000×5%=15.84(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15.84 贷:投资收益 115.84 (4)2008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5)2008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00-69.3+15.84)×6%=116.79(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116.79-2000×5%=16.79(万元) 借:应收利息 能性 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16.79 贷:投资收益 116.79 (6)2009年1月2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198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69.3-15.84-16.79)36.6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2000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16.67 (7)2009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8)2009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10 (9)2010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10)2010年12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995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26.67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198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10 投资收益 31.67----------------------------------------4、黄河公司系上市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该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该公司于2006年12月建造完工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租,该办公楼的原价为50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无残值,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上述做法相同。2009年1月1口,黄河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09年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