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10元。 甲公司2005年末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前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下: 资 产 负 债 表 2005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利润表 2005年度 单位:万元 项目 甲公司 乙公司 一、营业收入 90000 65000 减:营业成本 63000 45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4500 3200 销售费用 1000 800 管理费用 2000 1800 财务费用 500 300 资产减值损失 200 250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1200 0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770 350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 0 0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20770 14000 加:营业外收入 5280 2000 减:营业外支出 100 50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0 0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25950 15950 减:所得税费用 5950 48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20000 11150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0.4 0.22 (二)稀释每股收益 0.4 0.22 2006年1月1日至4月28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甲公司以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发现如下会计差错: (1)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投资于乙公司,持有乙企业的股权比例达到25%,并在董事会中派出一名董事。甲公司在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9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50万元。 2005年1月1日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其账面净资产为8000万元,增值的2000万元, 系乙公司所持有的某项无形资产的增值,该项无形资产原账面成本为11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 年,累计摊销1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5年度,乙公司分派2004年度的利润3 00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公允价值增加而增加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500万元。乙公司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 甲公司对该项投资拟长期持有并采用成本法核算,收到乙公司分振的现金股利确认为2005年度的投资收益。 (2)2005年12月发现一台管理用设备未入账。该设备系2002年12月购入,实际成本为4000万元,甲公司经管理当局批准按照4000万元计入了当期营业外收入。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当年度计提了400万元的折旧。 (3)甲公司2005年10月10日从资本市场上购入丙公司3%股份,即900万股,每股市场价格为6.8元,另支付6万元的相交交易费用。甲公司按照管理当局的要求将其分类为可供售的金融资产。2005年12月31 日,将购买丙公司股票归入了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将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了当期投资收益, 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甲公司以前年度的存货未发生减值。在2005年末存货成本为12000万元,甲公司在年末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按照其与丁公司所签订的不可撤销合同的销售价格每件1.3万元计算。甲公司年末库存12000件,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总额3500万元,预计销售所发生的费用总额为300万元,为此甲公司确认了200万元的存货跌价损失。经查发现,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的不可撤销合同所销售给丁公司的产品为9600件,其余存货不存在不可撤销合同,为此,应按照一般对外销售价格每件1.1万元出售。 (5)2005年12月,甲公司因排放污水而造成周围小区水污染,为此,小区居民联合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甲公司承担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对居民身体健康、环境受损的损失1000万元。甲公司经与其律师讨论,认为败诉的可能性大于胜诉的可能性,如果败诉将承担1000万元或者800万元的损失。甲公司在年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