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公安机关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不可缺少的条件
B.公安机关为了使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设置了专门的业务警察建制,从而形成了警种
C. 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根据各警种的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是为了便利日常工作
D. 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相对的,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是各警种联合作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时,不允许人民警察借口不属其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公安机关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不可缺少的条件,公安机关为了使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设置了专门的业务警察建制,从而形成了警种。然而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其战斗力取决于各警种协同作战、整体作战的能力。因此,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根据各警种的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是为了便利日常工作。这种分工是相对的,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是各警种联合作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时,不允许人民警察借口不属其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
66在实行现场管制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聚集人群,并将拒不服从的人员 ( ) 。
A. 立即予以拘留
B.立即予以逮捕
C. 强行带离现场
D. 予以制服和杀伤
参考答案:A,C
解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停留,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将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67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中,公安机关在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要积极完成以下哪些任务?( )
A.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B.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C. 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D. 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扩大国际交往
参考答案:A,B,C
解析:对于推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公安机关首先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同时,要在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积极完成以下任务:
(1)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是打击的重点和关键,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记“重拳”。
(2)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3)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各项行政管理措施,把治安管理同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社会生活的管理结合起来,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具体措施,搞好重点地段和复杂公共场所的秩序,及时发现和解决事故苗头,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对社会动向和群众情绪的了解,努力协助有关部门调解、疏导群众之间的纠纷。及时、稳妥地处理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加强对管制、缓刑、监外执行、假释、保外就医和在看守所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改造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和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68正确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应注意的问题是:( ) 。
A. 要在惩办的前提下宽大
B.要争取多数从宽
C. 当宽则宽,当严则严
D. 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韵威力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正确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应泣意的问题:
(1)要在惩办的前提下宽大。对犯罪分子,必须依法惩办,不让其逃避刑事责任。没有惩办的压力,犯罪分子是不会轻易地走坦白自首道路的。越是打击不力,坦白自首的越少;反之,犯罪分子感到难于逃避惩罚,坦白自首的可能性才会增长。
(2)要争取多数从宽。在坚持依法惩办的前提下,可能选择坦白从宽道路的犯罪分子总是多数。应当争取、挽救多数,扩大坦白从宽面,以孤立和集中打击极少数首恶分子和顽固分子。
(3)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必须依法兑现,才能取信于人。有从宽情节的,一定要从宽;有从严情节的一定要从严,否则就会失去政策的威力。
(4)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对违法犯罪分子发动政治攻势,争取更多的犯罪分子走坦白自首的道路,积极揭发、检举,提供破案线索。
69公安机关在发现不应逮捕的情况时,应如何处理?( )
A. 可改为拘留
B.必须立即道歉
C. 必须立即释放
D. 发给释放证明
参考答案:C,D
解析: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70公安机关在进行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哪些事项应当公开?( )
A. 处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处罚决定
B.作为治安管理处罚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
C. 受处罚人员的身份
D. 听证会参考答案:A,B,D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4条第1款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本原则明确了一切行政处罚,包括治安管理处罚,都必须公正、公开,即作为治安管理处罚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都应当是公布的,执法人员的身份应当是公开的,处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处罚决定等也应当向当事人公开。另外,听证会应当公开,目的是避免治安管理处罚有失公正。
71.2000年1月2日,王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5日;2000年,3月,李某被依法判处拘役6个月;2001年2月,何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收容教养1年。2003年2月,王某、李某、何某三人在春运期间合伙倒卖车票、船票,但都不够刑事处罚。在此情形下,他们中谁会被依法决定劳动教养?( )
A. 王某
B.李某
C. 何某
D. 三人均不会
参考答案:B,C
解析: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转发的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等法
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年满16周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决定劳动教养:
(1)危害国家安全情节显著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2)结伙杀人、抢劫、****、放火、绑架、爆炸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团伙中,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3)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猥亵儿童,聚众淫乱,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非法拘禁,盗窃,诈骗,伪造、倒卖发票,倒卖车票、船票,伪造有价票证,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抢夺,聚众哄抢,敲诈勒索,招摇撞骗,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以及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被依法判处刑罚执行期满后5年内又实施前述行为之一,或者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罚款、行政拘留、收容教养、劳动教养执行期满后3年内又实施前述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4)制造恐怖气氛、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危害公共安全,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实施,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或者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恶习较深、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5)无理取闹,扰乱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或者生活秩序,且拒绝、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
(6)教唆他人违法犯罪,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7)介绍、容留他人卖淫、嫖娼,引诱他人卖淫,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秽物品,情节较重,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8)因卖淫、嫖娼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警告、罚款或者行政拘留后又卖淫、嫖娼的;
(9)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经过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
(10)有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劳动教养情形的。
72.对有下列哪些情形下的卖淫、嫖娼人员,可以不予收容教育?( )
A. 年龄不满14周岁的
B.患有性病以外其他急性传染病的
C.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本人所生1周岁以内婴儿的
D. 被拐骗、强迫卖淫的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卖淫、嫖娼人员,可以不予收容教育:①年龄不满14周岁的。②患有性病以外其他急性传染病的。③怀孕或者正在哺乳本人所生1周岁以内婴儿的。④被拐骗、强迫卖淫的。
73.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执行监督的内容主要有( ) 。
A. 对监狱收押、监管、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实行监督
B.对拘役所收押罪犯的活动实行监督
C. 对看守所、拘役所暂予监外执行的执法活动实行监督
D. 对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督管理活动实行监督
参考答案:B,C,D
解析:执行监督即对公安机关负责的执行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实行监督,保障刑事判决、裁定的正确执行。其内容主要有:①对看守所收押、监管、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实行监督。②对拘役所收押罪犯的活动实行监督。③对看守所、拘役所暂予监外执行的执法活动实行监督。④对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督管理活动实行监督。在上述监督活动中,发现公安机关有违法情形的,应当依法提出纠正。
74.下列哪些情形下,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当场处置?( )
A. 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
B.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
C. 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
D. 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
参考答案:A,B,C,D
解析: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当场处置:①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②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③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
75.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 ) 。
A. 有关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及制度、措施是否合法
B.刑事立案、销案,实施侦查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和执行刑罚等刑事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和适当
C. 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边防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D. 监狱、劳改农场等限制人身自由场所的执法情况
参考答案:A,B,C
解析: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
(1)有关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及制度、措施是否合法。
(2)刑事立案、销案,实施侦查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和执行刑罚等刑事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和适当。
(3)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边防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等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是否合法和适当。
(5)看守所、拘役所、治安拘留所、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留置室等限制人身自由场所的执法情况。
(6)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7)国家赋予公安机关承担的其他执法职责的履行情况。
76.警务公开的形式和办法有( ) 。
A. 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和其他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公布
B.在公共场所和对外办公的场所设置公示栏、牌匾,或印发“警务公开手册”等形式公布警务公开的内容,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宣传有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C. 公安机关基层单位要将群众常办事项所需手续、程序、时限等印成“警民联系卡”、“便民卡”或“明白卡”,还可以通过邮电部门设立电话查询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对外办公的场所设立电脑触摸屏,方便群众查询和办事
D. 看守所、收容教育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等监管场所要将被监管对象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生活卫生管理制度等张榜公布
参考答案:A,B,C,D
解析:警务公开的形式和办法有:①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和其他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公布。②在公共场所和对外办公的场所设置公示栏、牌匾,或印发“警务公开手册”等形式公布警务公开的内容,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