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2008年山西省招警考试申论真题[1]
2016-03-15 19:36: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山西招警考试试题】
91考试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08年山西省招警考试申论真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 力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时间12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资料,按照“申论要求”在专用答题卡上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关于阅读,有过一个形象的说法:渔民在阅读海洋,农民在阅读大地,医生在阅读病人,气 象人员在阅读天空。凡是用眼睛 看到的、用心去体会的,都是在阅读。然而,在信息社会到来 之时人们才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必要和压力。
  连续几年,有关机构对我国公众阅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尽管各方对所获数据的解读见 仁见智,但国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却是不争的事实——生活节奏太快,没时间读书;社会压力 太大,没心情读书;信息渠道太多,不需要看书;图书价格太高,没有钱买书……
  阅读没有高低之分。无论是为学业前途而读、为职场进取而读的“功利阅读”,还是为获取 信息而读、为体验时尚而读的“浅阅读”,不仅无可非议,而且应当受到尊重。但是,这并不是阅 读的全部意义。
  没有人能重来一次——但对于一本书来说,“当你读完它时,你可以回到开头处,再读一 遍,如此一来,你会对生命有进一步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使我们的生命体验一 次次得到延展和升华。
  进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之后,阅读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阅读对一个人的生存发 展,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越来越重要。人们阅读日渐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其实正是文化 发展、文化繁荣的标志。
  【资料2】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近日联合发出《关于认真开展2008年全民阅读活动的 通知》,决定在过去两年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通知要求,要通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 围和社会风尚,让人们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快乐,不断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通知要求,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形式,广泛宣传全民
  阅读活动的意义,广泛宣传出版发行单位和图书馆、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在解决群众看书 难、买书难问题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和先进典型,特别要广泛宣传各行各业向边远农村群众、 国家贫困县学校、边疆哨卡、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捐赠助读的好做法、好形式。通过宣传,进一步 在全社会营造多读书、读好书,踊跃捐赠、共享阅读的舆论氛围。
  各地各部门可参照上述三个阶段三大主题,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全民阅读活动。今后每年,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将会同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总政宣传部和全国总工 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制订并发布全民阅读活动行动计划,推动指导活动开 展。通知指出,要大力倡导开展捐赠助读活动,努力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开展捐赠助读,是现 阶段缓解部分困难群众买书难、看书难的有效途径,也是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 实际行动。要创新公共出版服务方式,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扩大受益范围,提高捐赠质 量,增强服务效益。当前,要把捐赠助读的重点放在解决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未成年人 和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上,积极实行政府采购、企业赞助、社会赞助等方式开 展捐赠,继续实施“送书下乡”等便民措施,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更好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资料3】
  一些人反映:如今生活节奏太快,没时间读书;社会压力太大,没心情读书;信息渠道太多, 不需要读书。近日,“百名公职人员阅读习惯”调查活动公布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尽管绝大多 数公职人员有较强烈的读书需求,但工作太忙、应酬过多正成为影响干部阅读的最主要因素。 专家呼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应尽量减少“文山会海”和不必要的应酬,让阅读成为公 职人员的良好习惯。“百名公职人员阅读习惯”调查由《中国图书商报》和《瞭望东方周刊》共同 组织。调查活动在黑龙江、江苏、重庆、广东、陕西五省市进行,选取了 100名党政干部作为样 本,其中大多数为厅局级干部和县处级干部,含少数科级干部。
  调查显示,党政干部普遍有较强烈的读书需求。绝大多数公职人员认为,阅读有助于提高 决策的准确性和水平。接受调查的党政干部中,超过80%的人认为,读书的最大作用在于“提 高个人修养”。超过50%的人认为阅读有助于“方法借鉴和知识积累”,不太看重通过阅读获 得信息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接受调查的公职人员在回回答“什么影响阅读”的问题时,都将应酬多、 工作忙作为首选因素。有的干部表示,平时“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阅读;有的干部表示,平时 “应酬太多”,影响了阅读。只有13%的人认为目前“没有可靠的读书信息,不知道该读什 么书”。
  接受调查的百名公职人员中,65%的人表示会“专门抽出业余时间”读书,这表现出他们对 阅读的重视;38%的干部喜欢“在出差的飞机上和火车上”读书;选择在“专门进修的时候阅读” 的干部比例相对于在“睡前家里阅读”和“单位组织读书活动时”阅读的比例更高一些,为 19%。一些干部表示,每天下班回家很晚,或在路上要耽搁很长时间,晚上很少有闲暇时间 读书。
  公职人员在年均购书数量上呈现出年龄差距。调查显示,有近50%的公职人员每年购买 6本以上的图书;40%左右的干部购买4~6本书;极少数干部每年只购买1~3本书。其中, 30~40岁和50~60岁的干部购买的图书册数较多,40~50岁的干部购买数量相对较少。
  公职人员印象深刻的书和最常阅读的书有哪些?调查显示,公职人员印象深刻的图书品 种比较丰富,有大众畅销书,也有文史哲类畅销书。湖南科技出版社的《世界是平的》一书就得 到不少干部的青睐。除了畅销书,公职人员对一些中外领导人的传记及领导人所著的图书印 象也比较深刻,如《毛泽东传》、《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学哲学用哲学》等。另外,许多 干部对《西方经济学》、《学会正面思维》等经管类图书以及《中国近代思想史》、《万历十五年》等 历史类图书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调查发现,人物传记类、政治类和经济类图书最受公职人员欢迎。其中,阅读人物传记的 干部比例最高,达到65.3%。另外,有40%左右的公职人员经常阅读文学艺术类和决策管理 类图书。
  【资料4】
  公职人员忙,这在情理之中。公职人员应酬多,有时也身不由己。然而仔细想想,除了繁 杂的日常公务外,还有多少是忙在了“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还有多少是忙在了推杯换盏、 觥筹交错中?还有多少是可以免掉的“请吃”、“吃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 是有的。与其忙于一些不必要的交际应酬,为寒暄和“面子”殚精竭虑,还不如静下心来,读点 书,既利于身心健康,又利于事业发展,更利于政府工作作风的转变。这也是建设学习型党和 学习型社会的应有之义。多读书,读好书,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对于党政干部来说更是如此。 作为党政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少些烟酒味,多些书卷气。
  2008年5月14日,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教学工作会议上表 示,根据目前面临的党情和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的大规模干部培训将突出思想理论教育,坚 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干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 风,用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培训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
  【资料5】
  近年来,随着读屏的人越来越多,读纸与读屏的争论已成为业内外争论的热点。这对出书 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读纸,就是指以阅读书籍报刊等以纸张为信息介质的传统 阅读。传统阅读内容丰富,可进行有深度、系统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在人生成长、文化传承方 面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读屏也就是看电脑、看手机、看电视转播等,读屏式的阅读也有自己 的特色,如及时、快捷、片段、浅显等,但也存在不足,目前还不能简单取代传统的、所有的阅读 方式。
  传统阅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人们有很深的习惯,包括价值取向。这些都应很好地继 承,但也不能因为网络、数字的浅显等不足,就满足于现状。应该说,21世纪网络或数字出版 是重要的趋势,但不是全部。在这种趋势发展的同时保留传统也是必要的,读者也有广泛的需 求。二者一个浅显、快捷,一个专业、深厚。正是这两种层次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因此,不能因传统阅读废读屏或是因读屏而废读书。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说, “两种阅读方式各具特色,人们可各取所需。因此我们一方面在坚持出版纸质图书的同时,也 成立了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数字出版。从深层次考虑,我们鼓励编辑更多地进入数字 出版、网络出版之中,进而引导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向深度、系统发展”。
  【资料6】
  现代社会生活特点是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人终日为房子、车子、票子奔波, 没时间读书;同时,社会生活趋于多元化,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可以去娱乐、健身和其他消 遣,这也对阅读构成了挤压;再加上教育升学的压力对学生们阅读时间的挤压,孩子们初中时 代就开始少读书,高中就更少了,学生们往往是一天10多个小时都在忙于应试式学习;另外, 农村阅读仍然较城市差,有些农村还缺少书读,许多农民距购书点有四五公里之远。农家书屋 在改善农民读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普及任务仍很艰巨。
  阅读是公益事业,短期看收效不明显,但长期作用大。不能今天读了书,明天就见黄金屋。 还有专家建议,国家应建立推广机构,中小学应规定一定的阅读时间,媒体要有专门的读书版 面和频道,出版单位要捐赠培养读者,社会可开展阅读竞赛,逢节假日举办诵读等活动。只要 全社会共同努力,阅读活动一定会开展得更好。
  【资料7】
  眼下,不少人读书趋向“浅化”和“功利化”,很多职业人士的阅读兴趣多集中在投资指南、 求职宝典、考试辅导、消费资讯、时尚热点、八卦娱乐类的图书和杂志上,学术类、社科类的书籍 虽然也在其阅读范围内,但在数量上相对处于弱势。在这样的阅读需求环境下,许多优秀的社 科类著作很难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回应,一些作者甚至需要大量赠送新作,才能扩大读者对相 关领域的了解。
  有些人不愿去读经典原著,而只读别人的解释,这就有可能曲解了作者意图,甚至以讹传 讹,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功利化的阅读容易使人沉溺在浅 层次的生活情境上,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狭隘单调,放弃获得全面深刻认识世界的机会,放弃获 得全面深刻认识自身的机会。
  【资料8】
  社科类著 作论述的主题大多宏广,涉及的问题也颇为广泛,没有具体的功利性指向,如《资 本论》不会教我们如何在股市乘风破浪,《论法的精神》也不是常用法律速查手册,这是一部分 人不肯读、不愿读它们的原因。但这些著作传承着人类的精神价值,是人类最深度思考的结 晶,唯有借助它们,我们才有可能超越生存、享受等浅层次的问题,思考社会人生的宏旨,从对 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思考中获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直接关乎我们的人格养成和 生活态度。从这个角度说,只读“有用”书,便成“无用”人。这就如同一个人交友无数,但细数 起来却只有酒肉朋友而没有知己,那该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多读一些“无用”书,看似无用, 但是其精神价值却能让人受用一生。
  【资料9】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读好书可以使人进步,让人 生充实。纵观古今,无数伟人之所以谱写了辉煌的人生,正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储备了渊博 的知识,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阅读仍是人们获取知识、增广见闻、提高才 干的必要途径。
  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留下了泽被后世的中 华经典。“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先人创造的经典不该被束之高阁,应当融入 人们的生活,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强国富民的利器。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原本不是死板迂腐的教条,只要深人地阅读和思考,就能 发现其中蕴涵着无数深刻的哲理。“君子和而不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些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今的社会乃至未来,都有很好的教益。

 万隆会议是外交史上成功的典型范例。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 “求同存异”的原则,这不正是中国儒家经典“和而不同”思想的实践与升华吗?我们今天所倡 导的和谐社会,不也能从先人的这些思想中得到启迪吗?经典的魅力在于其本身具有不断发 展的潜力和空间,值得后人去完善和补充。在新的时代,我们应当重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阅之用以强国利民,修身养性,益志博德。
  任何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都需以精神文明为助推器。没有深厚文化积淀为背景的国家, 其生命力就不能算强大,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资料10】
  中华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亦能增加我们的民 族凝聚力。阅读中华经典不仅对经济发展超速、文化领域滞后的倾向有所修正,还能使全民重 视先祖的优秀精神,使中华经典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任何人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都必须用科学知识武装头 脑。中华经典博大精深,它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通过阅读,人们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 精神归属。当我们在吟诵品味庄子的“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时,那为烦嚣所累的心灵是 否可以构建一个清新超脱的家园呢?唐诗、宋词、元曲饱含精华无数,字字珠玑,清丽扼要,动 人心弦,难道不能充实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吗?
  提倡阅读中华经典,并不是登高一呼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关键是要真正重视起来,引导人 民行动起来,不断改善阅读环境,为能读书、读好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在全社会弘扬读书上 进的风气,使读书人、爱书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通过加强中华经典的现代阐释,针对不同的 人群,分别提供白话翻译本、简体字本、繁体字原本等多种载体,使大家能够真正读得进、读得懂,对经典感到亲近和熟悉。通过不断加快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步伐,让所有爱读书的人 都能看到想看的书,使图书馆成为人们学习、休闲的好去处。真正把书价降下来,让普通的工 薪阶层都能买得起书,藏得起书,使藏书成为人们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阅读特别是阅读中华经典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发的学习乃至快乐有益的生命体 验时,我们的精神家园将不断充盈,国家的软实力也将大大增强。
  三、申论要求
  得分评卷人
  1.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之后,阅读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请结合 给定资料,概述当今信息社会公众阅读呈现的主要特点。(15分)
  要求:概括全面,表述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
  2.给定资料反映出,当今社会“读纸”与“读屏”两种阅读方式并存,请根据给 定资料,分析“读纸”与“读屏”的关系问题。(20分)
  要求:简明扼要,表述清楚,字数不超过350字。
  (空格略)
  得分评卷人
  3.给定资料中指出,当前不少人阅读趋向“浅化’’和“功利化”,请结合给定资 料,简述如何解决“浅阅读”盛行和功利化阅读泛滥问题。(25分)
  要求:思路开阔,针对性、可行性强,有条理,字数不超过400字。
  4.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理解和体会,以“阅读经典传承文明”为题写一 篇文章。(40分)
  要求:符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字数在1000 ~1200字0
  得分评卷人
  参考答案及专家详解
  1.解题思路分析:
  本题属于概述题,要求结合给定资料,概述当今信息社会公众阅读呈现的主要特点,作答 时应抓住资料固有的揭示“特点”的文句,做到答案与资料相符,概括准确;注意字数不超过 100字的字数限制,必须把握精练性的要求,力求文字简洁。资料中有关“特点”的关键词是: 多样化、个性化、浅层化、功利化,可抓住这4个关键词,逐一进行阐发,或整合在一起,一并进 行阐释。
  参考答案: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公众阅读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以及浅层化、功利化的特点,在保 留读书、读报等传统阅读方式的同时,网络、数字出版物等新型阅读日渐普及,许多人不为求 知,只为休闲娱乐或升学求职而读书。
  (共98字,含标点符号)
  2.解题思路分析:
  阅读作答要求可知,题目要求分析“读纸”与“读屏”的关系。在分析新旧两种事物的关系 时,既要指出其区别、矛盾,又要注意其继承性和内在的一致性。基本作答思路,可先概括地简 要说明两者的概念,指出其区别,随后分析其作为知识获取、文化传承方式的一致性、在人类社 会发展中的继承性;然后根据资料和生活实际,分析两者应当并行不悖、不可偏废,既要共存, 又要发展,可进一步阐述如何使两者继续发展、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公众的需要。根据以上分 析,整理思路,作答成文,注意不超过350字的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
  读纸,即传统阅读方式,读屏,即以电子、网络媒介为主的现代阅读方式,两者既有区别和 矛盾,又有一致性,应视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应并存发展,不应偏废。读纸是人们长久以来所习 惯的基本阅读方式,读屏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继承和发展,符合信息社会信息大量快速传播和 生活快节奏的趋势,但它在深度、系统和丰富性上不及传统阅读,由于保密、物理可保存性等多 种限制,也无法取代传统阅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发展现代化阅读方式是必要的,保 留传统阅读方式也是必要的,通过两者的矛盾运动可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读屏与读纸都 是人类获取知识、传承文化的手段,两者的作用是互补的,既要更新和半富传统纸张媒介,增强 其吸引力,提高利用效率;又要引导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向深度、系统发展,使人们能够在传统 阅读和现代阅读之间优游两端,各取所需。
  (共349字,含标点符号)
  3.解题思路分析:
  作答要求中的“思路开阔”,提示要广阅博览、兼收并蓄,跳出“阅读”说阅读,广泛选择散见 于各条资料中对策性信息,并围绕“扭转肤浅化、功利化”这一中心,进行有效整合。开阔,潜在
要求是从宏观上解决阅读狭隘、单调、肤浅的问题,而不是从微观上、从阅读者个人的角度来解 决这一问题,如提升趣味、扩大兴趣、拓宽范围之类。宏观解决,就要站在政府或党委有关部 门、全社会的角度,采取面上的措施,对 公民的阅读行为加以引导和推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展 全民阅读活动,从官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宏观布局来阐述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宏观布局、整 体方向之下,充实具体的措施、做法。
  参考答案:
  要扭转阅读的肤浅化和功利化趋势,应树立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博学明德公民的理念,大 力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要持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使人们明确阅读的意 义,端正阅读认知,切实将阅读作为获取知识、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博取功名利禄的工 具;要通过宣传教育,普及读书知识,引导人们的阅读取向,使人们了解什么是好书、怎样读好 书,养成读有深度、有内涵、健康向上的好书的习惯,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 好氛围和风尚;要充分利用并拓展和推广“百家讲坛”等成功模式,组织专家用深入浅出的语 言,对经典著作和各类专业性、学术性著作进行通俗阐释,降低公众的阅读门槛,培养人们阅读 经典和严肃著作的兴趣,并通过阐释性的通俗读物获得高层次的文化养料;要进一步开展捐赠 助读活动,降低图书价格,打造市民、农民书展等平台,使群众买得起书、看得到书,实现共享阅 读,从而使高水平、深层次的阅读离普通公众不再遥远。
  (共398字,含标点符号)
  4.解题思路分析:
  写作本文,有两点要求一定要做到:一是立意要求,即围绕“阅读经典传承文明”这一主 题来确立中心论点,如果没有体现这一主题,那就是不符合题意。作文要求的阅读对象是经 典,从资料具体情况来看,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也即古籍;传承文明,要注重中华文明的历 史脉络,要突出青年继承文化传统、延续中华文明的责任。二是语言要求。语言生动,根据本 题情况,要尽可能引用一些古代经典的名言、古今名人读书以助成功的事例,并使用文学化、有 感情、感染力强的语言,丰富多样的词语,灵活多变的句式,巧妙恰当的修辞方法。,不能写成政 论式的刻板文章,写成语言单调、结构平板的文章,不可拘泥于常规申论文章的政论形式。
  参考范文:
  阅读经典传承文明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胸中藏着几卷书的人,身上自然会发出华贵的气质,走到哪里都 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也是阅读的价值所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 化,从《诗经》到《论语》,从《二十四史》到“四大名著”,浩如烟海般的文化典籍,正是我们傲视寰 球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充实自我的丰富源泉。阅读经典,传承文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现代 公民应当做的一件利国利己的实事。
  晋代王嘉《拾遗记》描绘了一个痴迷于读书的任末:“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自照,观书 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勤奋苦读,使任末成为一个头脑充实的人,一个有学问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而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人。读书不可功利,但读书确确实实可以带来功 利的效果。纵观古今,无数伟人之所以谱写了辉煌的人生,正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储备了渊 博的知识,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朝开国宰相赵普,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辅 佐宋太祖成就一代圣王大业;一代天骄毛泽东熟读正史和稗乘小说,战争时期三摆“空城计”, 赢得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读书,可以鉴往知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读书,可以明心 见性,陶冶情操、感受快乐,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 要成为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称职的公务员,一名学习型公务员,应拒绝坏书,多读好书;避免阅 读浅化、功利化,追求阅读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深度,而阅读范围上不可缺少的就是经典。
  只读“有用”书,必成“无用”人。只有含精咀华,从经典中吸取养分,我们才能获得称职公 务员所必备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拥 有一名中华文明继承者和现代公民所应有的深层知识 底蕴,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对于公务员来说,阅读经典对促进科学决策、规范行政 行为更具有现实意义。传统典籍中蕴涵着深邃的哲理,甚至藏有富民强国的“秘密”。如我国 先哲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导“天人合一”的境界,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建 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不谋而合。放眼神州,在片面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和资源环境付出 了巨大代价,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决策造成的“天人矛盾”有时到了“天人共愤”的地步。这更需 要我们拿起经典,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经典中领悟先进理念,武装自己 的头脑,指导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实践;用经典永不衰减的真理光芒,照亮谋求科学发展的 道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和公务员,要把学习运用经典摆在突出位置,不要畏难,不要浅尝辄止、 因忙而废,要持之以恒,抽出时间读、放平心态读、埋下头去读,真正提高综合素质,适应建设学 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府的要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和称职公务员,凭借深 厚的修养赢得他人尊重。
  (共1142字,含标点符号)[ 结 束 ]
Wise fear begets care. 懂得担心,就会小心.
We prefer to die a hero,rather than live a slave. 宁为英雄而死,不为奴隶生.

Tags:招警 考试 真题 申论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招警考试申..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