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为止。循环信用证一般使用在定期分批均衡供应、分批结汇的长期合同中。----------------------------------------1、 一、本题包括1-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国际贸易是一种世界性的() A.货物和技能的交换B.货物和知识的交换C.知识和服务的交换D.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参考答案: D 货物和服务的交换----------------------------------------2、 在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占国际货物贸易的() A.30%以上B.50%以上C.70%以上D.85%以上 参考答案: C 70%以上----------------------------------------3、 国际贸易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 B 奴隶社会----------------------------------------4、 二战后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持续增加的产品是() A.初级产品B.工业制成品C.农产品D.原材料 参考答案: B 工业制成品----------------------------------------5、 2002年中国在世界贸易出口中排() A.第六位B.第七位C.第八位D.第九位 参考答案: A 第六位----------------------------------------6、 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A.马歇尔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穆勒 参考答案: B 亚当•斯密----------------------------------------7、 一位优秀的程序员同时又是最好的打字员。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他应该() A.集中精力进行编程工作,请一位打字员B.集中精力进行打字,请一位程序员C.同时兼任程序员和打字员的工作D.聘请一位和他一样的人员从事编程和打字 参考答案: A 集中精力进行编程工作,请一位打字员----------------------------------------8、 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原因,其理论依据是() A.绝对优势B.比较优势C.地理优势D.资源禀赋 参考答案: D 资源禀赋----------------------------------------9、 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面临的所有环境因素中的首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技术因素 参考答案: A 政治因素----------------------------------------10、 生产全球化使最终产品成为() A.区域性产品B.国际性产品C.全球性产品D.贸易性产品 参考答案: B 国际性产品----------------------------------------11、 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手段是() A.外汇B.外汇管制C.固定汇率D.浮动汇率 参考答案: A 外汇----------------------------------------12、 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划分,浮动汇率制度可分为() A.自由浮动和盯住浮动B.盯住浮动和管理浮动C.一定范围内的固定浮动和自由浮动D.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参考答案: D 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13、 出口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被迫做出的非贸易性壁垒是() A.进口配额B.“自动”出口限制C.进口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