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浙江省2011年7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打印word版)(一)
2013-12-25 20:07: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修茨是______的代表人物之一。(      )
A.符号互动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人际特质理论                         D.人际激励理论
2.社会测量法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
A.贝尔斯                               B.雷诺奇
C.莫雷诺                               D.彼得诺夫斯基
3.自我知觉理论是由______提出的。(      )
A.凯利                                 B.阿希
C.海德                                 D.贝姆
4.莱维特提出的沟通模式中,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的模式是(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5.兰波特的耐痛忍耐力的实验研究表明了态度的( 来源:91exam.org;     )
A.顺应功能                             B.认识功能
C.防御功能                             D.调节功能
6.“我烟瘾很重”和“吸烟可以提神”这两个认知是(      )
A.无关的                                B.协调的
C.不协调的                              D.矛盾的
7.在进行归因时,用行动者的内在心理特征来解释行为的原因而忽视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是属于(      )
A.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B.显著性偏见
C.行为中心偏见                         D.自我服务偏见
8.正在戒烟的人不让自己去参加一些有趣的社交活动作为对自己吸烟的处罚,这是属于(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厌恶形式的强化                       D.间接强化
9.“龙多不治水”是一种______现象。(      )
A.社会干扰                             B.社会助长
C.习得无助                             D.社会惰化
10.“前怕狼,后怕虎”属于______冲突。(      )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戴维斯发现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四种交往模式,它们是:单线型、集中型、_________和_________。
2.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认知成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3.态度转变的方法主要有参与活动法、登门拜访、团体规定论、_________和_________。
4.非言语沟通的主要渠道有:脸部表情、_________和_________。
5.时尚现象按其发生发展过程,又分为阵热、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
2.小张喜欢踢足球,小王不喜欢踢足球,小张不喜欢小王。根据态度的平衡理论,这种情况属于一种平衡关系。(      )
3.遵从者是适应不良的。(      )
4.从游戏规则判断,象棋是一种“零—总和”冲突。(      )
5.知觉者认为某陌生人是“严肃的(+1分)、不负责任的(-3分)、不诚实的(-3分)”,按照印象形成的累加模式,如果知觉者又发现这个人还是“缺乏想象力的”(-1分)之后,知觉者对该陌生人的总体印象应该更差。(      )
6.霍桑实验表明,良好的照明条件有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      )
7.群体的规范性压力很可能使个体产生公开的服从,并伴随内心接受。(      )
8.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越多,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高。(      )
9.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如果个体在一个具体的人际关系中获得的奖励高于付出的代价,就会继续交往。(      )
10.在冲突情境中,采取无条件合作的策略并可以引发对方较多的合作行为。(      )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 下一篇浙江省2006年10月自考分析化学(..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