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7年1月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清晰word版)(一)
2013-12-26 08:59: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业生态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6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某一系统中有下列生物,其中不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
A.苜蓿 B.三叶草
C.黑麦草 D.奶牛
2.在以下特征中,只属于现代农业系统特征的是(     )
A.施用农家肥 B.单产高
C.劳动效率低下 D.商品化生产发达
3.在我国的综合农业区划中,二级区的浙闽赣丘陵山地农林区属于以下一级区中的(     )
A.黄淮海区 B.长江中下游区
C.西南区 D.华南区
4.农业生态系统内的供求关系体现在(     )
A.粮食作物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的关系
B.防护林与作物的关系
C.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关系
D.草食动物养殖与水生动物养殖的关系
5.在作物群体结构中,产量相对较高的是(     )
A.叶小而直,叶面积下部高于上部
B.叶大而平展,叶面积下部高于上部
C.叶小而直,叶面积上部高于下部
D.叶大而平展,叶面积上部高于下部
6.以下食物链中,属于寄生食物链的是(     )
A.牧草-牛 B.牛粪-蚯蚓
C.棉红铃虫-金小蜂 D.蚯蚓-鸡
7.在以下色光中,主要产生热效应,形成植物生长的热量环境的是(     )
A.红外光 B.绿光
C.蓝光 D.紫光
8.以下能量中,属于人工生物辅助能的是(     )
A.降水 B.农药
C.化肥 D.种子
9.人工辅助能投入在以下状态下,能产生最大产投比的是(     )
A.人工辅助能投入水平很低时
B.人工辅助能投入水平较低时
C.人工辅助能投入水平较高时
D.人工辅助能投入水平很高时
10.在测量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时,分散度的统计学意义是(     )
A.均数 B.众数
C.偏差 D.方差
11.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如果用年龄金字塔表示出来,形状是(     )
A.金字塔型 B.钟型
C.洋葱头型 D.蜡烛台型
12.种群增长的阻滞模型中,参数K是(     )
A.种群增长的极限,以能量单位为单位
B.种群增长的速度,以能量单位为单位
C.种群增长的速度,以个体数量为单位
D.种群增长的极限,以个体数量为单位
13.在以下情形中,种群数量表现出明显年际波动的是(     )
A.一年生植物的波动 B.蚊子的波动
C.苍蝇的波动 D.大型草食动物的波动
14.在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内环境的是(     )
A.叶片表面附近 B.阴坡
C.气腔 D.根际
15.下列有关农业生态系统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态系统是人工环境
B.农业生态系统是自然环境
C.农业生态系统是水环境
D.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为干预下的半自然生态系统
16.水体中的污染物,在经过水中的从水生植物开始到高级消费者的食物链时,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出现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成倍增加的现象,这就是(     )
A.生物选择作用 B.生物富集作用
C.生物富营养化作用 D.生物主动吸收
17.形成酸雾、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氟化物 D.光化学烟雾
18.实行作物的合理轮作和秸杆还田,其生态农业原理是(     )
A.物质循环和再生原理
B.生物种群的相生相克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生物种群的相生相克原理
D.生物与环境协调进化原理
19.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产量和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     )
A.良种、化肥、农药和灌溉 B.信息技术装备的机械化
C.可持续农业技术 D.节水灌溉
20.立体种养技术具体采用的原理是(     )
A.生态治理原理 B.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
C.生态位原理 D.生物防治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中,属于Ⅱ-2型结构的间作模式是(      来源:91考试网
A.蚕豆—小麦 B.玉米—小麦
C.玉米—花生 D.棉花—花生
E.果树—油菜
22.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A.转化农副产品 B.提高利用价值
C.促进物质循环 D.增强生态系统机能
E.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23.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建立,其假定前提是(       )
A.种群在无限环境中增长 B.不受食物、空间的限制
C.增长数量没有极限 D.没有迁入迁出现象
E.种群内部的年龄结构不予考虑
24.农业的社会资源包括(       )
A.信息资源 B.财力资源
C.人力资源 D.工业产品资源
E.大气环流
25.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体现在(       )
A.农业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B.农业资源的质量是有限的
C.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
D.由于国家的控制,资源中用于农业的比例是有限的
E.资源组合中由于最小因子的限制,对其他因子的利用是有限的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农业生态学
27.生态系统
28.食物链
29.地质大循环
30.生物圈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5年1月自考农业经济与管理.. 下一篇全国2004年10月自考农业经济与管..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