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6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在环境方面的特点是( )
A.经人工改造 B.使用畜力
C.使用灌溉 D.使用机械
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一定是指( )
A.自养生物 B.异养生物
C.好氧生物 D.异氧生物
3.由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的食物链属于( )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
C.混合食物链 D.寄生食物链
4.在我国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中,滇南农业亚区属于的大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区 B.西南区
C.华南区 D.青藏区
5.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规模决定于( )
A.劳动力 B.土壤
C.气候 D.种植业规模
6.在下列作物间套种植时,明显起到作物之间对营养元素利用上互补的是( )
A.玉米和高梁 B.玉米和大豆
C.玉米和甘薯 D.玉米和马玲薯
7.温度、水分、土壤等条件都处于最适状态下的初级生产力为( )
A.光合生产力 B.光温生产力
C.气候生产力 D.土地生产力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流是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中形成的
B.信息流主要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
C.信息流是农业生态系统中较次要的基本功能
D.信息传递主要在生物之间进行
9.氮的主要储存库是( )
A.大气库 B.土壤库
C.水体库 D.植物库
10.群落中物种的个体数量不一定最多,但决定着该群落的内部结构和特殊环境,是主要层次的优势种,这个物种称为( )
A.优势种 B.常见种
C.优势层片 D.建群种
1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稳定,不受环境的影响
B.生物群落既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
C.生物群落对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
D.生物群落只是一个结构单位
12.表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中,参数K( )
A.指种群的增长率,用总和生育率表示
B.指种群的增长率,用生物体的个数表示
C.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该种生物的个体数表示
D.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面积×光能”表示
13.风播型种子在侵入条件比较一致的新环境时,最容易出现的种群分布格局是( )
A.均匀型 B.随机型
C.成群型 D.复群型
14.“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说的是( )
A.耐性定律 B.最小因子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边际平衡原理
15.在农业生产上最理想,能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矛盾的土壤结构是( )
A.核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片状结构 D.柱状结构
16.形成酸雾、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氟化物 D.二氧化氮
17.提高土壤自净能力,减少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
A.提高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 B.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
C.增施有机肥 D.撩荒休闲
18.在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中,单位农产来源:91exam .org品的能量消耗( )
A.越来越低 B.基本不变
C.越来越高 D.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小
19.利用轮作倒茬、秸杆粪便维持地力的农业为( )
A.有机农业 B.原始农业
C.立体农业 D.雨养农业
20.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农业产量和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 )
A.良种、化肥和灌溉 B.机械化
C.农药、化肥 D.节水灌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以下各条食物链中,含有腐食食物链的是( )
A.禾苗→田鼠→黄鼠狼
B.稻草→牛→牛粪→蝇蛆→鸡
C.木材→木屑→蘑菇
D.粮食→猪→猪蛔虫
E.马→马蛔虫→原生动物
22.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用于害虫防治上的主要方式是( )
A.用于预测预报
B.利用性外引诱剂“迷向法”干扰害虫交尾
C.性引诱剂与化学绝育剂结合使用
D.性引诱剂与病毒结合使用
E.性引诱剂与粘虫胶结合使用
23.小群落的形成原因有( )
A.生态因子分布的不均匀性 B.群落内部环境的不一致性
C.植物种类本身的生态生物学特点 D.植物种类的多少
E.植物生活力的高低
24.以下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的资源的是( )
A.铁矿 B.渔业资源
C.石油 D.煤
E.天然气
25.我国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均匀,在下列区域中水资源最丰富的二个区域是( )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海河流域 D.长江流域
E.珠江流域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农业生态学
27.农业生态系统
28.食物链加环
29.地质大循环
30.生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