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554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实行“米袋子工程”是谁负责?( )
A.省长 B.市长
C.地方政府 D.书记
2.解决农业政策问题的根本性环节是( )
A.农业政策制定 B.农业政策实施
C.农业政策评估 D.农业政策调整
3.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 )
A.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B.关于农民自身的问题
C.关于农业、农村的问题
D.关于农民和工人关系的问题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从什么时候起施行?( )
A.2000年7月8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D.2000年1月1日
5.在第一轮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到期之际,中央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多少年不变?( )
A.20 B.30
C.40 D.50
6.农业税以征收什么品种为主?( )
A.粮 B.棉
C.油 D.麻
7.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 )
A.选择项目 B.商品基地
C.运行机制 D.龙头企业
8.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始终要把什么摆在农业的首位?( )
A.粮食 B.饲料
C.水产品 D.棉花
9.申请领取授权品种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应当征得哪方书面同意?( )
A.使用者 B.农民
C.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D.品种权人
10.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什么样的流通体制?( )
A.多渠道、多环节 B.多渠道、多环节
C.少渠道、少环节 D.少渠道、多环节
11.农业投入是指( )
A.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
B.实现农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活动
C.资金投入
D.国家、集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开发、农产品流通,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包括劳动积累
12.农业的生态效益是( )
A.产量效益 B.质量效益
C.特殊效益 D.环境效益
13.农业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
A.水利化 B.规模化
C.科技、教育 D.市场化
14.义务教育的范围是( )
A.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B.免费教育
C.指小学教育
D.特指大学教育
15.指出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耕地的范围是( )
A.水田 B.果园
C.旱地 D.水浇地
16.我国的植树节是何时?( )
A.2月12日 B.3月12日
C.4月12日 D.5月12日
17.农业是弱质性产业,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无利可图 B.农业投入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C.农业产品市场容量狭小 D.农民的素质差
18.我国保护耕地的基本方法是( )
A.农田保护 B.土地复垦
C.用地管理 D.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19.行政处罚是承担哪种法律责任的方式?(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行政、刑事责任
20.国务院关于《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农民依法承担的农村工,按标准日计算,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承担多少个劳动积累工?( )
A.5 B.10
C.15 D.10-2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有()
A.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应
C.增加农民的收入 D.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E.建立法制社会2.“两高一优”农业的内涵是()
A.高产 B.优质
C.高能 D.高效
E.优化
3.从事种子经营的合法主体有()
A.种子公司 B.农民
来源:91 考试网C.科研单位 D.大专院校
E.科技人员
4.农产品价格的构成因素有()
A.生产成本 B.农民收益
C.农产品经营部门的利润 D.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E.市场供求情况
5.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做到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包括()
A.宜农则农 B.宜林则林
C.宜牧则牧 D.宜渔则渔
E.宜草则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策
2.农业劳动者
3.农产品
4.农业投入
5.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