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档案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5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总登记簿”这种档案登记形式主要用于( )
A.档案室 B.档案馆
C.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D.各级档案局
2.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面貌的,对本机关、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 )
A.长期保管 B.永久保管
C.短期保管 D.中期保管
3.档案检索语言的特点是( )
A.多元性 B.多义性
C.单义性 D.随意性
4.两个或两个以上全宗的联合体是( )
A.档案汇集 B.全宗群
C.汇集全宗 D.联合全宗
5.哪些文件应该归档,哪些文件不应该归档,主要取决于这些文件本身的( )
A.数量状况 B.保存价值
C.质量状况 D.现代化程度
6.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是( )
A.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B.档案工作的政治性
C.档案工作的保密性 D.档案工作的管理性
7.编写大事记时,如果有关大事的发生年度不清楚应当如何处理? ( )
A.附于大事记的最后 B.放在大事记的开始部分
C.放在附录中 D.一般不记
8.保存磁带档案的适宜库房温度为( )
A.10℃-15℃ B.10℃-20℃
C.15℃-25℃ D.24℃-28℃
9.每隔两年,应对馆藏电子档案进行一次抽样检测,抽样率不低于( )
A.50% B.10%
C.30% D.80%
10.制发档案证明应采取的方法是( )
A.引述和节录档案原文 B.全文照转档案原文
C.用编者自己的语言评述 D.评注法
11.编辑重要文件汇编首先要根据什么确定好收录范围? ( )
A.领导指示 B.组织职能
C.执法要求和保密要求 D.文件情况和编辑意图
l2.兼具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功能的档案检索工具是( )
A.案卷文件目录 B.分类目录
C.主题目录 D.文号索引
13.档案检索效率通常采用哪两个指标来衡量? ( )
A.数据覆盖率和漏检率 B.查全率和漏检率
C.查全率和查准率 D.查准率和误检率
14.著录并列题名时所使用的著录标识符号是( )
A.= B.+
C., D./
15.由若干具有某种联系的全宗构成的群体是( )
A.汇集全宗 B.档案全宗
C.全宗群 D.联合全宗
16.《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的主要作用是( )
A.分类标引和分类检索 B.主题标引和主题检索
C.编制分类目录 D.编制范畴索引
17.在标引工作中确认档案所有主题程度的指标是( )
A.标引的网罗度 B.标引的一致度
C.标引的专指度 D.标引的易用度
18.会计帐簿一般保存( )
A.15年 B.15年以下
C.25年以上 D.15年至25年
19.开放档案的基本理论根据是( )
A.外国档案法规 B.档案法
C.档案价值理论 D.档案标准
20.档案参考资料一般不包括( )
A.大事记 B.档案馆指南
C.组织沿革 D.专题概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有( )
A.研究性 B.通俗性
C.思想性 D.政策性
E.法规性
22.按照档案的来源标准,可以把档案划分为( )
A.国家所有档案 B.党派团体档案
C.企业档案 D.国家机关档案
E.纸质档案
23.档案的基本价值包括( )
A.凭证作用 B.参考作用
C.理论作用 D.凭证价值
E.情报价值
24.档案工作的基本性质包括( )
A.管理性 B.政治性
C.服务性 D.大众性
E.条件性
25.我国设立的中央级综合性国家档案馆包括( )
A.中央档案馆 B.北京市档案馆
C.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D.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E.天津档案馆
26.档案著录工作的作用是( )
A.检索 B.登记
C.介绍和报道 D.交流
E.编辑
27.按内容性质,可将档案咨询分为( )
A.口头咨询 B.事实性咨询
C.指导性咨询 D.书面性咨询
E.检索性咨询
28.照片档案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
A.底片 B.照片
C.文字说明 D.原件区
E.片头区和片尾区
29.档案用户需求调研的原则包括( )
A.针对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服务性原则
E.文献保证原则
30.大事记的结构一般包括( )
A.题名 B.序言
C.编辑说明 D.目录
E.附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档号
32.专题目录
33.保管期限
34.会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