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档案文献编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77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具有_____________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2.编纂者,或称编者、编辑,是档案文献编纂的_____________。
3.档案文献编纂可以成为统治阶级_____________历史经验、总结现实经验的重要资治门经。
4.一个国家内各地档案馆室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可以对_____________的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5._____________是将入选的档案文献的全文完整地编纂公布的辑录方式。
6.查找档案文献时,应该遵循在汇编题目要求的范围内全面查找,_____________的原则。
7.选材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复选、定选三个步骤。
8.档案在形成时即存在内容不实,可以从人为因素,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分析。
9.档案文献加工应坚持存真原则、求实原则、_____________、标注原则。
10.档案原件上的标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件形成时的文书处理标记;另一种是受文者在_____________时作的标记。
11.档案文献汇编体例之一,按照档案文献的_____________或者通讯者设类编排档案文献。
12.编写内容注释,第四步为内容注释注文的_____________与位置安排。
13.年表一般由时间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14.编制参考书目时,要使书名尽可能详细,并且要保证书名_____________,同时还要列出该书的详细出处,以方便读者查阅。
15.编者对稿件进行技术性审核,要注意所用_____________是否大小一致。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当代著名史学家戴逸指出,档案与其他史料相比,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直接性、丰富性、( )。
A.针对性 B.相对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2.《六大以来》和《六大以前》两种党的重要历史文献汇集,是在( )同志倡议和主持下,编辑出版的。
A.毛泽东 B.曾三
C.周恩来 D.刘少奇
3.《李煦奏折》属( )选题。
A.机构角度 B.政权角度
C.特定人物角度 D.特定问题角度
4.( )是包含一个作者的全部有价值文献的结集方式。
A.丛书 B.选集
C.丛刊 D.全集
5.有些档案文献( )不存,且版本各异,难以判定各版本优劣,这就需要认真校勘诸本,以确定精版本入选。
A.祖本 来源:91exam.org B.写本
C.抄本 D.校勘本
6.将已选档案登录,此属( )之一。
A.选材步骤 B.选材方法
C.选材原则 D.选材要求
7.考订档案记载时间属( )。
A.外形考订 B.考订档案书写规则
C.内容考订 D.考订档案用语
8.批语中记载了重大历史事实,应予( )。
A.保留 B.删节
C.处理 D.抄写
9.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此为( )。
A.对校法 B.理校法
C.本校法 D.他校法
10.《民国时期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资料选编》,编者先将其分成三个历史政权,然后又继续按问题分类,此称( )。
A.单项分类编排 B.多层分类编排
C.设类编排 D.不设类编排
11.索引的结构一般由名目、注释、( )三个部分组成。
A.人名 B.注码
C.地名 D.主题
12.( )一般包括开本大小的确定,正文字体、字号、排式的确定,版心尺寸及每个版心的行数和每行字数的确定等。
A.装订设计 B.封面设计
C.装帧设计 D.版式设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查找直接全宗
2.典型材料
3.考订档案来源
4.编辑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