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档案文献编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77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当代著名史学家戴逸指出,档案与其他史料相比,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直接性、______、系统性。
2.用户是整个档案文献编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及其成果水平的______。
3.档案文献汇编有的可能成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______。
4.我国史学史上的许多宏篇巨著都是以较扎实的档案文献编纂为______的。
5.______指编者对选入的档案文献正文需进行评论、注释的出版形式。
6.查找的组织分工,可以根据汇编内所需档案文献的______,即按档案文献所在的不同的地区、机构、全宗、类别或按档案、方志、回忆录等不同种类,组织力量分头查找。
7.______,互相通报;主编统一各观点,最终决定材料弃取;将档案登录,上述为选材的具体方法。
8.伪误档案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档案在形成时即存在内容不实,伪造,______的档案及经过篡改的档案。
9.有的档案原文清晰无误,但是其观点或内容错误,编者转录加工时,要一仍照转,不得以现行的观点去改变档案中的观点,应准确地再现档案中记载的内容,由读者去下结论,这叫______。
10.档案原件上的标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______时的文书处理标记;另一种是受文者在阅读文件时作的标记。
11.档案文献汇编体例之一,按照历史事件______设类编排档案文献。
12.档案文献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所谓______,是指档案文献反映出同时的问题的联系,作者的联系,通讯者的联系等等。
13.汇编文集时,如果将不属于作者直接形成的而与作者在文件中所论述问题有密切关系的文件收入汇编,应作为______。
14.直接列出汇编内每一份档案文献的标题及其所在页次的目录,称______。
15.编者对稿件进行技术审核,要注意每页底稿上的文字、标点符号、______是否都书写工整,不会发生歧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2分)
1.最早以“文献”一词用于书名是作者( )的《文献通考》。
A.刘知几
B.刘向
C.马端临
D.章学诚
2.1961年( )发表《太平天国资料的发掘、编纂和出版》一文,总结了太平天国史料编纂委员会十年来的编纂工作经验。
A.翦伯赞
B.孟森
C.罗尔纲
D.叶恭绰
3.《南京临时政府》属( )选题。
A.人物角度
B.政权、政党角度
C.特定问题角度
D.机关、企事业角度
4.( )是仅含关于某一专门问题论述的编纂形式。
A.专论本
B.综论本
C.总集
D.别集
5.离开原稿将几经校对改正后的较完善的校样全面认真地进行阅读,读到有错误或有疑问之处,再查看原稿,此为( )。
A.点校法
B.读校法
C.折校法
D.通读法
6.清人张之洞认为善本之义有三:一、( ),二、精校,三、旧本。
A.写本
B.足本
C.抄本
D.刊本
7.集体研究,互相通报,此属( )之一。
A.选材步骤
B.选材要求
C.选材原则
D.选材方法
8.敢于“非圣”属于档案文献( )。
A.考订原则
B.查找方法
C.选材原则
D.加工方法
9.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此为( )。
A.他校法&来源:91 考试网nbsp;
B.本校法
C.对校法
D.理校法
10.“剑无锋,虽孟贲之 勇不敢 ”方框号内为( )。
A.衍文
B.污损残缺字
C.倒文
D.夺文
11.《李煦奏折》中史料,编者只按时间顺编排,此称( )
A.不设类编排
B.设类编排
C.单层分类编排
D.多层分类编排
12.将汇编正文内各章节,类别中涉及到的同一个主题的有关问题、名称、概念摘出,按性质分类编排,并指出其所在页次,称( )。
A.主题索引
B.人名索引
C.问题索引
D.名目索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博约得当
2.有往有复的材料
3.时间考订的“外证”
4.书目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