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303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过程统称为转运。
2.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化合物以__________形式通过生物膜,会引起生物膜__________。
3.直肠给药的药物经直肠__________静脉和肛管静脉,再通过下腔静脉直接进入大循环;__________也有助于直肠药物吸收,这二条途径均可避开肝的首过作用。
4.眼部给药时,脂溶性药物一般经__________渗透吸收,亲水性药物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巩膜途径吸收。
5.药物通过口腔粘膜吸收大多属于__________转运机制,药物通过两种途径透过口腔粘膜:亲脂性药物透过__________吸收,水溶性药物通过细胞间__________吸收。
6.药物代谢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通常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与__________ 。
7.肾小管分泌是__________转运过程,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转运系统。
8.隔室是根据__________与__________来划分的。
9.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可表示__________药物在一定pH条件下分子型(离子型)与离子型(分子型)的比例;AIC法可用于__________判别,Wagner-Nelson法是求算__________的一个经典方法。
10.生物利用程度可通过__________表示,因为它与药物__________成正比;生物等效性是通过对__________研究,评价同种药物不同制剂内在质量是否相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 )属于生理因素。
A.药物理化性质 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
C.制剂处方与工艺 D.年龄差异
2.大肠不包括( 来源:91 考试网 )。
A.十二指肠 B.盲肠
C.结肠 D.直肠
3.消化液中的( )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A.胆盐 B.酶类
C.粘蛋白 D.糖
4.弱酸性药物水杨酸的pKa为3.0,在胃(pH=1.0)中未解离型和解离型的比例为( )。
A.100/1 B.1/100
C.100 D.1
5.溶出速度的公式为( )。
A. dC/dt=KSCs B. dC/dt=KS/Cs
C. dC/dt=K/SCs D. dC/dt=KCs
6.离子导入过程中离子型药物通过皮肤的主要通道是( )。
A.皮肤附属器 B.表皮
C.均是 D.均不是
7.下列具有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是( )。
A.苯巴比妥 B.保泰松
C.氨基比林 D.均是
8.可以定量比较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是( )。
A.肾小球滤过率 B.速率常数
C.肾清除率 D.均不是
9.下列模型中,哪一属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
10.波动百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
A.[( - )/ ]×100%
B.[( - )/ ]×100%
C.( -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D.( - )/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是( )。
A.正确评价药剂质量
B.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
C.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D.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E.提高生产率
2.促进扩散的特点是( )。
A.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机体能量
B.逆浓度梯度转运,消耗机体能量
C.有结构特异性和饱和现象
D.无结构特异性和饱和现象
E.吸收速率比单纯扩散速度快得多
3.影响皮肤给药吸收的因素有( )。
A.皮肤的渗透性 B.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C.药物的分子大小 D.药物熔点
E.剂型
4.怎样提高鼻粘膜给药的吸收( )。
A.选择合适的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吸入剂等
B.选择合适的剂型,如膜剂、软膏剂
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适当
D.药物的分子量小于1000
E.药物的分子量大于1000
5.肺部给药的剂型常是( )。
A.气雾剂 B.喷雾剂
C.粉末吸入剂 D.溶液剂
E.胶囊剂
6.淋巴转运的重要性有( )。
A.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
B.所有物质转运都必须依赖淋巴系统
C.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
D.当传染病、炎症、癌转移等淋巴系统成为病灶时,须使药物向淋巴转运
E.转运速度比血液循环快
7.参加药物代谢反应的酶系通常分为( )。
A.微粒体酶系 B.微球体酶系
C.微囊体酶系 D.非微粒体酶系
E.非微球体酶系
8.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为了( )。
A.掌握药物相互作用机理和规律 B.预测其发生可能性及后果
C.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D.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E.保证药品稳定性
9.哪些情况下考虑采用尿药排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 )。
A. 药物本身缺乏精密度较高的含量测定方法
B.某些剧毒或高效药物,用量太小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大
C.某些剧毒或高效药物,用量太大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小
D.血液中干扰性物质较多
E.缺乏严密的医护条件
10.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 )。
A.血药浓度法 B.唾液浓度法
C.尿药数据法 D.药理效应法
E.微生物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