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97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8分)
1.壮热
2.大头瘟
3.清泄少阳
4.辛凉轻剂
5.身热夜甚
6.湿从寒化
7.逆传心包
8.燥热病邪
9.战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明代医家汪石山将温病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是符合临床实际的,他的主张充实了温病的发病学内容。
2.吴鞠通继承了叶氏学说,钻研历代医技,著成_____________一书,并创立了温病_____________纲领;制订了三焦分证治疗大法。
3.温病的分类方法之一,是根据病证性质分类,依据是否兼夹湿邪,可将温病大体分为单热无湿的_____________和有热有湿的_____________。
4.暑热病邪主要有以下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径犯_____________,②暑性酷烈,耗气_____________,③易直中心包,闭窍_____________,④易于兼夹湿邪,郁阻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风热表邪未解,而津液已伤,其舌象为( )。
A.苔薄白欠润 B.苔薄白而干
C.苔白厚干燥 D.苔黄干燥
2.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 )。
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3.风温与春温在临床上的主要区别是( )。
A.感受病邪不同 B.初起证候不同
C.易发斑疹 D.易出现惊厥
4.咳嗽不爽,痰粘难咯,胸腹胀满,便秘,治宜( )。
A.宣白承气汤 B.桑杏汤
C.五仁桔皮汤 D.增液承气汤
5.叶天士“夏暑发自阳明”是指( )。
A.暑性酷烈,极易损伤阳气
B.暑为火热之气,传变迅速
C.暑热初起即见阳明气分热炽
D.暑温病每易挟湿为患
6.大头瘟的诊断要点中,哪种提法欠妥?( )
A.多发于冬春来源:91考试 网 B.起病急
C.初起有憎寒发热 D.常见有内陷心包证候
7.暑温与湿温的鉴别要点是( )。
A.发病季节 B.传变规律
C.初起证候 D.是否有白
8.秋燥见耳鸣目赤,龈肿咽痛等,其治疗首选方剂是( )。
A.桑杏汤 B.翘荷汤
C.杏苏散 D.清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