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88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典型的水俣病症候群为__________等。
2.环境污染物的直接健康效应包括:__________等。
3.酸雨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_等物质能使水的pH值降低而造成。
4.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措施的__________。
5.必需脂肪酸是指__________。
6.具有__________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铅中毒。
7.误差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差。
8.评价一项筛检试验和测量方法的好坏,主要有两方面的指标,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判断病因因果关系的标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11.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体热能需要与( )有关。
A.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B.从事活动、基础代谢
C.从事活动、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从事活动、新陈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2.进入人体血液中的铅,约90%与红细胞结合,血浆中的铅由( )和与血浆蛋白结合铅两部分组成。
A.可溶性的磷酸铅 B.磷酸氢铅和甘油磷酸铅
C.不溶性的磷酸铅 D.不溶性的磷酸氢铅
3.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消除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 D.减少样本的偏倚,减少抽样误差
4.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现欲比较两种测量方法有无差别,可进行( )。
A.成组设计μ检验 &n来源:www.91exam.orgbsp; B.成组设计t检验
C.配对设计μ检验 D.配对设计t检验
5.下列哪一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
A.病毒性肝炎 B.艾滋病
C.霍乱 D.伤寒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
1.食物链
2.公害病
3.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4.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5.膳食营养供给量
6.窒息性气体
7.生产性粉尘
8.轻症中暑
9.生理始基
10.环境的要素
11.全距或极差
12.疾病分布
13.特异度
14.抽样研究
15.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