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5年10月自考预防医学(一)(含流行病学)试题 (word下载版)(一)
2013-12-26 09:09: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课程代码:0288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热系数为(   )
A.2 kcal     B.4 kcal    C.6 kcal   D.9 kcal
2.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为(   )
A.交通运输         B.自然灾害
C.生活性污染         D.生产性污染
3.我国政府认为:实现HFA/2000的关键是(   )
A.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B.培训足够的全科医生
C.向农村增加更多的医疗投资     D.建立更多的医疗机构
4.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特点是(   )
A.设有研究因素的暴露组与非暴露组
B.可同时对多种疾病进行研究
C.通过组间暴露史的比较,分析暴露是否与发病有关
D.从因至果
5.预防性消毒是指(   )
A.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B.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场所等及时进行的消毒
C.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等进行的消毒
D.传染源离开后,对其居室环境进行的彻底消毒
6.某些传染病有规律的经过若干年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称为(   )
A.短期波动       B.长期变动
C.季节性        D.周期性
7.正态分布曲线在区间(μ,μ+σ)上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   )
A.68.27%       B.34.14%  
C.95%        D.99%
8.尘肺病的诊断依据主要为(   )
A.职业史+临床表现     B.临床表现+X线胸片
C.病史+临床表现      D.职业史+X线胸片
9.若用统计图表示两个计量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宜用(   )
A.直方图        B.散点图
C.构成图        D.直条图
10.臭氧空洞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   )
A.肺癌的死亡率上升     B.感冒的发病率上升
C.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     D.佝偻病的发病率上升
11.某地饮水中氟含量1.91PPM,氟斑牙患病率70.52%,无Ⅲ度氟骨症患者。此地应为地方性氟中毒的(   )
A.非病区         B.轻病区
C.中等病区        D.重病区
12.人体必需氨基酸指的是(   )
A.食物中含量最少的氨基酸
B.在人体内由其它氨基酸转化合成的氨基酸
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氨基酸
D.食物中含量较多的氨基酸
13.SO2被人体吸入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炎症,主要是因为(   )
A.SO2易溶于水       B.SO2与飘尘有协同作用
C.SO2可形成酸雨       D.SO2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14.对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处理时应该(   )
A.将剩余食物销毁,容器彻底清洗
B.将患者排泄物彻底消毒
C.将食具洗刷干净后,蒸煮消毒
D.将携带病原体的炊事人员调离食堂工作
15.需进行数周的血压和危险因素监测,获得进一步资料后,决定是否使用降压药治疗适用于高血压的(   )
A.高危组         B.很高危组
C.中危组         D.低危组
16.下列哪个系数可以表示y的变化(离均差平方和)中有百分之几是和x有关的(   )
A.回归系数        B.相关系数
C.变异系数        D.决定系数
17.确定回归直线或回归方程的方法是(   )
A.正态分布法        B.百分位数法
C.标准化法        D.最小二乘法
18.根据下表, 表示筛检试验的(   )
                非病人     病人
阴性              a          b
阳性              c          d
A.特异度        B.假阴性率
C.灵敏度        D.假阳性率
19.引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   )
A.家庭自制发酵食品、罐头食品   B.剩米饭
C.禽畜肉、蛋及其制品     D.海产品
20.抢救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的病人时,使用阿托品的目的是(   )
A.对抗M效应      B.对抗N效应
C.对抗中枢神经系统效应    D.预防迟发性脑病
21.目前我国HIV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
A.注射吸毒       B.输血
C.使用血液制品      D.性乱
22.关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正确的说法为(   )
A.听觉疲劳后进入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是噪声性耳聋的前驱信号
C.听觉疲劳为功能性改变,听觉适应为器质性改变
D.听觉疲劳为器质性改变,听觉适应为功能性改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3.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有(      )
A.节约蛋白质     B.预防高脂蛋白血症
C.预防结肠癌     D.有利于食物消化
E.促进矿物质吸收
24.痛痛病(      )
A.是镉污染而引起的公害病
B.是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鱼贝而引起的公害病
C.是由于体内钙磷代谢障碍而导致的骨骼损害
D.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症状
E.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Hunter—russel症侯群
25.人们拒绝改变不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或生活方式的原因是(      )
A.需要割舍个人爱好
B.需要付出艰苦的行动
C.担心会危及他们的社会关系
D.担心行为转变的意义不大
E.存在侥幸心理
26.CO急性重度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出现的迟发脑病主要表现为(      )
A.锥体系症状     B.锥体外系症状
C.多发性神经炎     D.精神意识障碍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7.职业性慢性中度铅中毒的诊断依据有(      )
A.贫血     B.腹绞痛
C.铅麻痹     D.铅脑病
E.末稍感觉障碍
28.社区健康项目评价的类型有(      )
A.形成评价      B.可行性评价
C.过程评价      D.目标评价
E.效果评价
29.在进行2个县某病死亡率的标准化时,确定标准人口数的方法有(      )
A.用全国的人口数   B.用全世界中某一国的人口数
C.用某乡人口数   D.用两组人口数相加
E.用其中的一组人口数
30.35岁以上男性吸烟人群疾病的相对危险度如下表,表中资料可以说明(      )
                        相对危险度
肺癌                     13.0
其它肿瘤                    1.0
其它呼吸道疾病                1.4
冠状动脉栓塞                1.2
其它                     1.1
A.联系的一致性
B.联系的强度
C.联系的时间性
D.联系的合理性
E.联系的特异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有两类,一类为___________,另一类为___________。
32.现代医学模式的代表是___________医学模式。
33.有研究报道,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照顾与长大后发生自杀、抑郁和___________三种精神障碍有关。
34.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___________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35.正态分布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___型分布。
36.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___________。
37.《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___________小时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38.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目的是指导人民,采用___________获取合理营养和促进健康。
39. ___________的特点是,任何一个对象被抽中的概率均为非零且可计算。
40.筛检试验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常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指标来衡量。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3年4月自考预防医学(二).. 下一篇浙江省2011年4月自考中药药剂学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