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制剂中主药进入血循环的程度与速度。 2.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与部分药材细粉混匀,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剂型 3.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时可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大,到某一温度后,溶解度急剧下降,溶液变混浊,甚至分层,但冷后又可变澄明。由澄明变浑浊时的温度即称昙点。 4.是表征注射用油质量的一个参数,表示油中脂肪酸不饱合键的多少。 5.有些胶体溶液,(如硬脂酸铝分散于植物油中形成的胶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静置时,逐渐变为半固体状溶液,当振摇时,复又变成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这种胶体溶液称触变胶体。 五、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这两类赋形剂都是为了使药物细粉能制成颗粒,以便压片。 (2)a.润湿剂是指本身无粘性,但能诱发药物本身的粘性,是液体 b.粘合剂具有粘性,可以是液体或固体 (3)a.润湿剂适用于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粘性者,如中药浸膏粉或含有粘性药材的细粉 b.粘合剂适用于药物本身没有粘性,或粘性不足者 2.物料的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干燥→整丸 3.(1)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 (2)另一条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腔,而进入大循环。 4.(1)浸润与渗透阶段 (2)解吸与溶解阶段 (3)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六、计算或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2. =1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