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功效:调气健脾,行气止痛,顺气降逆,疏肝解郁,破气散结; (2)适应范围:肺失宣降、肝气郁滞、脾胃气滞; (3)使用注意:气虚及阴亏者宜慎。 2.(1)性味:苦寒。 (2)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痰。 (3)应用要点:肠道积滞,大便秘结。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火邪上炎之目赤咽痛、牙痛。热毒疮疡及烧伤。瘀血证。 3.(1)性味:苦、微甘、寒。 (2)功效:补气养阴,消火生津。 (3)应用要点: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津液不足,口干舌燥。 4.(1)共同点:清热生津。 不同点:芦根止呕、除烦;天花粉消肿排脓。 (2)共同点:温中行气。 不同点:白豆蔻化湿止呕,肉豆蔻涩肠止泻。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牛膝善补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2)善治下半身腰膝关节酸痛及下肢无力; (3)善治下部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 (4)苔泄下降,能引血下行、降上炎之火,治上部血热出及阴虚火旺之齿痈、口疮、对阴虚阳亢之头痛眩晕,也可治疗。 (5)又可用于难产。 2.(1)地榆凉血止血、善治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 (2)白及收敛止血、善治肺胃出血证; (3)三七化瘀止血、具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长,对出血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 (4)艾叶温经止血,主要用于虚寒性出血、对妇女崩漏下血尤为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