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97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
2.“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攻下派的是( )
A.李杲 B.张从正 C.朱丹溪 D.刘完素
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 )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4.下列不能组成一对阴阳的是( )
A.水与火 B.动与静 C.上与下 D.夜与天
5.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 )
A.肝病 B.脾病 C.肺病 D.肾病
6.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
A.胃 B.三焦 C.小肠 D.胆
7.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何为中心的整体观( )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8.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
A.肺失宣降 B.肝失疏泄
C.肾精不足 D.心血亏虚
9.与男子泄精关系最为密切的两脏是( )
A.肝脾 B.肝肾 C.肺肾 D.心脾
10.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 )
A.宗气 B.元气 C.卫气 D.营气
11.“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依据是( )
A.气能行津 B.气能生津 C.津能载气 D.气能摄津
12.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的是( )
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冲脉
13.十二经脉中,行于腹面的阳经是( )
A.足太阳膀胱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阳明胃经
14.常为外邪致病之先导的邪是(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火邪
15.七情致病的特点是( )
A.直接伤及内脏 B.影响脏腑气机
C.情志异常波动影响病情 D.以上都是
16.痰饮病证,舌苔的特点是( )
A.白 B.黄 C.薄 D.滑腻
17.阴偏胜表现为( )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18.“大实有羸状”是一种( )
A.真实假虚证 B.真虚假实证
C.虚实错杂证 D.实中夹虚证
19.“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旨在说明( )
A.寒因寒用 B.热因热用 C.因时制宜 D.因人制宜
20.滋阴以制阳适用于治疗( )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药物的味,属阴的有( )
A.甘 B.酸 C.辛
D.苦 E.咸
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 )
A.佐金平木法 B.金水相生法 C.滋水涵木法
D.培土制水法 E.抑木扶土法
3.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
A.主藏血 B.主统血 C.主血脉
D.主运化 E.主神志
4.肾在窍为( )
A.耳 B.前阴 C.目
D.口 E.后阴
5.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6.络脉包括( )
A.十五别络 B.孙络 C.浮络
D.十二经别 E.十二经筋
7.耗气伤津的邪是( )
A.风邪 B.燥邪 C.暑邪
D.火邪 E.湿邪
8.“气逆”的病位最常见于( )
A.胃 B.肝 C.脾
D.肺 E.肾
9.属实证临床表现的是( )
A.狂躁 B.声高气粗 C.五心烦热
D.二便不通 E.脉实有力
10.“急则治其标”适用于( )
A.虚人感冒 B.水臌病人大小便不利 C.大出血病人
D.肺痨咳嗽 E.阴虚大便燥结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
1.阴阳转化
2.先天之精
3.肝藏血
4.气化
5.经络
6.正气
7.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