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97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温疫论》
2.清代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
A.吴鞠通 B.叶天士 C.赵献可 D.王清任
3.下列不属阴阳转化的是( )
A.寒极生热 B.重阳必阴 C.阴盛格阳 D.热极生寒
4.以五行生克关系而言,心为肝之( )
A.母 B.所胜 C.子 D.所不胜
5.下列何项属阳消阴长?( )
A.由冬至春 B.由秋至冬 C.由春至夏 D.以上都是
6.心其华在( )
A.面 B.爪 C.唇 D.发
7.“骨之余”是( )
A.筋 B.齿 C.肉 D.爪
8.“太仓”是指( )
A.大肠 B.胃 C.膀胱 D.三焦
9.“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其理论依据是( )
A.小肠泌别清浊 B.脾运化水液
C.肺通调水道 D.膀胱贮尿和排尿
10.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A.精 B.津液 C.血 D.气
11.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证,常常配合应用补气之药的根据是(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血能载气 D.气能摄血
12.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的走向是( )
A.从脏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头走足 D.从足走腹
13.“阳脉之海”是指( )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14.易伤肺的邪是( )
A.寒邪 B.燥邪 C.湿邪 D.火邪
15.瘀血疼痛的特点是( )
A.胀痛 B.刺痛 C.钝痛 D.灼痛
16.恐则气( )
A.上 B.下 C.消 D.乱
17.阴液不足的病位主要在( )
A.肝肾 B.心脾 C.脾肾 D.肝脾
18.“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属于( )
A.未病先防 B.急则治其标 C.缓则治其本 D.既病防变
19.益气解表治疗气虚外感属于( )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标本兼治 D.以上都不是 20.“塞因塞用”适用于( )
A.真寒假热证&来源:91考试 网nbsp; B.真热假寒证 C.真虚假实证 D.真实假虚证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用阴阳来划分事物的属性,必备的条件是( )
A.相互对立 B.相互影响 C.同类性质
D.相互关联 E.相互类同
2.下列属于异常的或病理的是( )
A.五行相克 B.五行相乘 C.五行相侮
D.五行相生 E.土虚木乘
3.可以作为观察肾中精气盛衰标志的组织是( )
A.皮毛 B.齿 C.骨
D.发 E.肌肉
4.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A.受盛 B.藏精 C.化物
D.纳气 E.泌别清浊
5.下列属于津液的是( )
A.胃液 B.泪 C.涕
D.痰 E.饮
6.奇经中,同起于胞中的是( )
A.带脉 B.跷脉 C.冲脉
D.任脉 E.督脉
7.劳神过度主要损伤(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阴阳失调中表现为寒证的病理变化是( )
A.阴偏胜 B.阳偏胜 C.阳偏衰
D.阴偏衰 E.亡阴
9.下列属于治则的是( )
A.治病求本 B.调整阴阳 C.清利湿热
D.扶正祛邪 E.补益脾气
10.“因人制宜”要求治病应注意病人的( )
A.居住环境 B.年龄 C.性别
D.体质 E.生活习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
1.子盗母气
2.藏象学说
3.津液
4.经气
5.六淫
6.津枯血燥
7.治病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