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据结构试题
课程代码:023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抽象数据类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 )
A.数据对象、数据关系和基本操作
B.数据元素、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C.数据项、数据元素和数据类型
D.数据元素、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
2.若算法中语句的最大频度为T(n)=2006n+6nlogn+29log2n,则其时间复杂度为( )
A.O(logn) B.O(n)
C.O(nlogn) D.O(log2n)
3.若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频繁地在表头或表尾位置进行,则更适宜采用的存储结构为
( )
A.无头结点的双向链表 B.带尾指针的循环链表
C.无头结点的单链表 D.带头指针的循环链表
4.上溢现象通常出现在( )
A.顺序栈的入栈操作过程中 B.顺序栈的出栈操作过程中
C.链栈的入栈操作过程中 D.链栈的出栈操作过程中
5.已知串s=″aabacbabcaccab″,串t1=″abc″,串t2=″cba″,函数index(s,t)的返回值为串t在串s中首次出现的位置,则能求得串″abcacba″的操作序列为( )
A.substr (s1,s,6,index(s,t1)); substr (s2,s,index(s,t1),1);strcat(s1,s2);
B.substr (s1,s,7,index(s,t1)); substr (s2,s,index(s,t1),1);strcat(s2,s1);
C.substr(s1,s,6,index(s,t2)); substr(s2,s,index(s,t2),3);strcat(s1,s2);
D.substr(s1,s,6,index(s,t2)); substr(s2,s,index(s,t2),3);strcat(s2,s1);
6.对广义表L=((a,b),((c,d),(e,f)))执行head(tail(head(tail(L))))操作的结果是( )
A.d B.e
C.(e) D.(e,f )
7.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有64个叶子结点,则该树可能达到的最大深度为( )
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