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课程代码:0329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符合口语表达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标准的是指
A.说得对 B.说得好
C.说得妙 D.说得绝
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层次是
A.改变态度 B.引起行为
C.交流信息 D.沟通情感
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是
A.符号 B.信息
C.信源 D.信宿
4.书面语言的符号是
A.声音 B.语词
C.文字   ; D.音节
5.对语境中消极、负面的影响直接加以制止、清除和封杀是
A.对语境影响的导引 B.对语境影响的顺应
C.对语境影响的再造 D.对语境影响的遏止
6.对人物所说的话及其语气、声态的描述是
A.言辞描述 B.肖像描述
C.行动描述 D.心理描述
7.通过对某—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感情的表达方式是
A.借助说明抒情 B.借助叙说抒情
C.借助描述抒情 D.借助论证抒情
8.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是
A.叙说 B.描述
C.论证 D.抒情
9.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对比
10.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的句子称为
A.主动句 B.被动句
C.复杂句 D.复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