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026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明德慎罚”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A.舜 B.周公
C.孔子 D.朱熹
2.管仲所说的“旧法”主要是指
A.“三国五鄙”制 B.西周的礼制和刑罚制度
C.礼义廉耻 D.殷商的神权法
3.春秋时期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思想家是
A.周公 B.子产
C.邓析 D.韩非
4.“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法律命题的提出者是
A.商鞅 B.管仲
C.子产 D.邓析
5.“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主张出自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周公
6.荀子的法律起源理论可以概括为
A.天命所归 B.社会契约
C.天下大同   ; D.明分使群
7.“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法律主张出自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8.战国中期,齐国“黄老学派”的部分思想源自
A.炎帝 B.韩非
C.李斯 D.老子
9.“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的说法,体现了法的
A.公正性 B.公开性
C.透明性 D.自然性
10.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A.董仲舒 B.贾谊
C.晁错 D.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