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真题(精美word版)(四)
2015-02-09 16:40: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31.段玉裁

32.裴骃

33.张揖

34.戴侗

35.司马贞

36.邵晋涵

37.顾野王

38.朱熹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9.《经典释文》

40.《方言》

41.《释名》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15分)

42.《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虏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微闻”二字,有的注为“略略听到”(王利器等选注《史记选注》页83,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此处为顾学颉注。)有的则注为“暗中听到”(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注《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页105),哪一种说法对呢?这是要有训诂学知识才能作出裁断的。我们说后一种说法对。首先,从文章本身来看,后面的微闻与前面的窃言相呼应。窃言就是私下里议论,微闻就是暗中偷听。其次,训微字为暗中,有训诂上的根据。《尔雅·释诂》:“隐、匿,微也。”是微有隐匿之义,隐匿与暗中义相通。……《说文》有一个“覹”字,训为“司也”,司就是伺探、伺察之伺的本字(《玉篇》即作:“覹,伺也。”)。则覹字当为微的后出专字,用以表示伺探、伺察之意。《墨子·迎敌祠》:“谨微察之。”微察就是伺察,孙诒让用王念孙说读微为覹,自是确诂。微察、微闻,其中的微字都包含着“隐也,匿也”这样一个基本意思。所以我们能够判断,训微闻为暗中听到是正确的,训为略略听到则是以今义误解古义,是不正确的。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 下一篇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