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
43.设刨床组有6台刨床,每台刨床的平均年有效工作时间为2400小时,加工A、B、C三
种产品,年计划产量分别为100台、200台和300台。单位产品的设备台时定额分别为20、30和40小时。假定选择C产品为代表产品。
要求:(1)求出以C产品为标准的车床组的生产能力;
(2)确定表中的所有空格内数据(将确定结果直接填入表中)。
产品 | 计划产量 (台) | 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台时/台) | 换算 系数 | 换算为代表产品的量(台) | 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 | 换算为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台) |
A | 100 | 20 | O.5 | | | |
B | 200 | 30 | O.75 | | | |
C | 300 | 40 | 1 | | | |
合计 | 600 | — | — | | | |
44.某公司生产一项新产品,固定成本是200万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6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10元/件。
要求:(1)计算该产品实现盈亏平衡时的产销量。
(2)若该产品的产销量为3万件,单位售价为多少时,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45.某新设备价值35万元,假设不考虑设备的残值,现提出以下两个折旧方案:
方案一:每年提取折旧费7万元;
方案二:第一年提取折旧费9万元,以后每年提取的折旧费递减l万元。
要求:(1)计算方案一的折旧年限;
(2)计算方案二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和折旧年限;
(3)如果其它条件相同,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指出哪个折旧方案对企业的风险更高。
五、综合分析题(本题12分)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
46.某产品的生产先后经过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已知加工车间的生产周期为12天,保险期为4天;装配车间的生产周期为8天;3月份装配车间的平均日产量为20件。
要求:(1)计算装配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投入提前期;
(2)计算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投入提前期;
(3)若装配车间3月份的出产累计号为800号,计算加工车间3月份的出产累计号及投入累计号;
(4)说明累计编号法适用于何种生产类型的作业计划编制。
(自考真题暂不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