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真题(完美word版)(一)
2015-02-20 17:11: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课程代码: 0039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游戏是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持这种观点的游戏理论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剩余精力说

  C.复演论 D.游戏成熟说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更加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认为,游戏是

  A.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 B.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C.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D.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3.杜威认为,对于儿童而言,特别是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这种观点属于

  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 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

  4.在搭积木、拼图游戏中,占优势的动作一般是

  A.探索 B.象征

  C.嬉戏 D.角色扮演

  5.在教学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所运用的游戏能不能切实有利于儿童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自选游戏的组织也考虑了儿童在游戏中会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游戏实施体现了

  A.主体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6.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的游戏,例如,在游戏中把自己假装成厨师或交通警察等,这种游戏称为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7.把以下三种游戏按照社会性发展程度进行排序,社会性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应是

  A.合作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 B.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C.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D.合作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

  8.角色扮演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是

  A.角色行为 B.扮演意识

  C.角色认识 D.角色感情

  9.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信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从而获得成就感、自主感。说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生理发展的需要 B.认知发展的需要

  C.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10.关于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A.幼儿园应以游戏代替教学 B.幼儿园应以教学代替游戏

  C.两者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独立 D.教学即游戏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