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党的七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B )1-12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B )4-73
A.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 )1-25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国情
B.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C.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D.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
4.1992年,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其主要针对的是( D )2-35
A.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B.“两个凡是”
C.资产阶级自由化
D.姓“资”姓“社”问题
5.阻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A )3-46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封建制度的落后
C.人民政治上不自由
D.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
6.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C )3-55
A.革命纲领问题
B.政策策略问题
C.领导权问题
D.同盟军问题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A )3-63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 A )4-78
A.实现共同富裕
B.实现按劳分配
C.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
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 C )4-88
A.投入
B.资源
C.人才
D.设备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B )5-93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
C.从新民主主我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所经历的阶段
11.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辩证统一于( D ) 5-106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B.全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D.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12.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概念和内涵的是( D )6-109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3.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其中稳定的是( C )6-115
A.目的
B.动力
C.条件
D.基础
14.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 D )7-131
A.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B.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D.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15.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始终是( A )7-138
A.“三农”问题
B.教育和科技问题
C.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
D.工业化问题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8-147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长期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
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 C )8-159
A.政府
B.企业
C.市场
D.消费者
18.我国的国体是( B )9-173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 D )9-182
A.实行民主理财
B.加强作风建设
C.扩大基层权利
D.实行村民自治
2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B )10-209
A.社会公德
B.为人民服务
C.职业道德
D.集体主义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10-202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 B )11-223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23.台湾问题是( D )12-229
A.中日甲午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D.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24.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是由于( D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