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答李翊书》中的一段文字: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请回答: A.归纳这段议论的主旨。
B.指出这段文字中“根”、“膏”、“实”、“光”的比喻意义。
C.这段文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37.阅读杜甫《兵车行》中的一段文字: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去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请回答: A.从“或从十五北防河”以下,是以什么人的口吻诉说的?
B.哪几句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最后四句有何表现作用?
38.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请回答: A.黛玉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可见林黛玉当时是什么心态?
B.宝玉被打后所说的话,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C.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39.阅读艾青在抗日战争初期创作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请回答: A.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感情?
B.指出“暴风雨”和“激怒的风”的象征意义。
C.诗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40.阅读《战国策?魏策》中的一段文字: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大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资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请回答: A.驾车人凭哪些条件“欲之楚”而“北面持其驾”?
B.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
C.这段文字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五、作文(30分)
41.以《多味人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