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
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请回答:A.这段文字中,“彼”和“我”的态度和结果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
B.文中“我”的几种不同情况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
C.这段文字总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7.阅读《背影》中最后一段文字: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请回答:A.概括这段描述的中心旨意。
B.文章结尾的家境描写与开头相呼应,有什么表现作用?
C.这里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揭示父亲晚年的心境?
38.阅读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请回答: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B.关联上下片的句子是哪一句?
C.为什么说下片抒情笔法委婉曲折?
39.阅读巴金《秋夜》中的一段: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
请回答:A.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先生(鲁迅)怎样的感情?
B.开头三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C.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40.阅读杜运燮诗歌《山》的开头四句:
来自平原,而只好放弃平原;根植于地球,却更想植根于云汉;茫茫平原的升华,它幻梦的形象,大家自豪有他,他却永远不满。
请回答:A.这四句诗赞美了怎样的精神?
B.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C.写出其中两组具有矛盾对立性质的概念或事物。
五、作文(30分)
41.庄子《秋水》中的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因而“欣然自喜”,当看到“不见水端”的大海之后,才望洋兴叹道:“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请以《眼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