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word下载版)(二)
2012-11-21 14:12: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A.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

  B.这段话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C.这里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37.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A.这段文字可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大意。

  B.“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其中的“昆山”与“分宜”各指什么?

  C.马伶的经验说明了什么?

  38.阅读《陌上桑》中的一章,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A.诗中所写的罗敷采桑用具及服饰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B.诗中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有何共同心理?

  C.这段描写体现出怎样的笔调和色彩?

  39.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A.“我是你十亿分之一”中的“我”指什么?

  B.“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中的“我”指什么?

  C.“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40.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个星期我……嗯……我的儿子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背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算了,赶车吧!赶车吧!诸位先生啊,车子照这么爬,我简直受不了啦!什么时候他才会把我们拉到啊?”

  “那么,你给他一点小小的鼓励也好……给他一个脖儿拐!”

  “你听见没有,你这老不死的?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啦!要是跟你们这班人讲客气,那还不如索性走路的好!……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于是姚纳,与其说是觉得,不如说是听见脖子后面啪的一响。

  “嘻嘻!……”他笑,“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求上帝保佑你们!”

  A.从“大家都要死的”这个回答中,可以看出姚纳的苦恼是什么?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心态?

  B.车夫姚纳挨了打,为什么还“嘻嘻”地笑着“求上帝保佑”打他的人?

  C.这里运用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

  五、作文题(30分)

  41.以《出发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05年1月自考《大学语文(本)》试.. 下一篇2007年7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