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执法是指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将法律应用于具体的人、事件或案件的活动。( )
2.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通过行政机关来实现的。( )
3.已满16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
4.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5.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18周岁。( )
6.著作权的主体是公民的,其作品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 )
7.夫妻的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继承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8.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
9.民事诉讼中的管辖,只是划分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范围的权限分工。( )
10.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被管理人行政罚款的处罚是具体行政行为。(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的标志。
2.宪法保障制度。
3.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4.拘留的适用条件。
5.代理的特征。
6.承担过错违约责任的条件。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10分)
胜利食品厂派采购员小陈赴某地农场采购大豆1万斤。小陈到某地农场看货后觉得大豆质量不错,遂与其签订了购买2.5万斤大豆的合同,并声明回厂向厂领导汇报后于一周内把订货数量通知农场。小陈回厂向厂领导汇报后,厂领导未置可否。农场于一周内未接到通知,便依约将2.5万斤大豆运至胜利食品厂。因2.5万斤大豆大大超过胜利食品厂的需求,胜利食品厂便要求退货1.5万斤,遭到农场的拒绝。胜利食品厂拒付货款,为此,农场诉至法院。
问:依照法律规定本案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