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46.依次写出《老子?江海能为百谷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至“故天下莫能與之争”之间的文句(繁间字均可,错别字扣分)。(3分)
47.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说明哪些属于使动用法,哪些属于意动用法,并说明两者的区别。(4分)
(1)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2)既来之,則安之。
(3)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
(4)貧窮则父母不子。
(5)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爲開其資財之道也。
48.找出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意义为本义的一句,根据提供的材料,简要说明如何探求本义。(3分)
(1)四鄙之萌人。
今之争奪,非鄙也,财寡也。
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於予与何誅?
誅屨于徒人费,弗得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
(陳相曰:)“從許子之道,則市買不貳,國中無僞;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絮絲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爲之哉?從許子道,相率而爲僞者也,惡能治國家!”
49.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50.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51.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52.子比而同之
53.惡能治國家
六、古文标点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54.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
左儒友於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將殺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争之於王九復之而王弗許也王日別君而異友斯汝也左儒對曰臣聞之君道友逆則順君以誅友友道君逆則率友以違君王怒曰易而言則生不易而言則死左儒對日臣聞古之士不枉義以從死不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之過以死杜伯之無罪王殺杜伯左儒死之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楚莊王好獵,大夫諫曰:“晋楚敵國也。楚不謀晋,晋必謀楚。今王無乃耽於樂乎?”王曰:“吾獵,將以求士也。其榛藂刺虎豹者,吾是以知其勇也;其攫犀搏兕者,吾是以知其勁有力也;罷田而分所得,吾是以知其仁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國以安。故曰,苟有志,則無非事者,此之謂也。湯之時,大旱七年,雒坼川竭,煎沙爛石。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節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讒夫昌耶?宮室營耶?女謁盛耶?何不雨之極也?”蓋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應人,如影之隨形,響之效聲者也。
(一) 解释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4分)
55.其攫犀搏兕者,吾是以知其勁有力也
攫:
56.雒坼川竭
坼:
57.宫室營耶
營:
58.如影之随形,響之效聲者也。
響
(二) 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词性和意义(或语法作用)(8分)
59.吾是以知其仁也。
是以:
60.楚國以安。
以:
61.苟有志則無非事者。
苟:
62.政不節耶?使人疾耶?
耶:
(三)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文(6分)
63.今王無乃耽於樂乎?
64.罷田而分所得。
65.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
(四)66.在“何不雨之極也”和“蓋言未已而天大雨”两句中,“雨”的词性和意义是什么?说明判别其词性的依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