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课程代码:006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建立第一个电视台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我国内地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 )
A.NTSC制 B.PAL制
C.CAL制 D.SECAM制
3.在广播新闻中,主要事物与人物发出的声音,称为( )
A.环境音响 B.背景音响
C.摹拟音响 D.主体音响
4.在广播新闻中,所报道的事物或人物所在的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声音称为( )
A.摹拟音响 B.背景音响
C.环境音响 &nbs来源:91考试 网p; D.辅助音响
5.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的景别是( )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6.摄像采访的主体除了记者、录音师、照明师之外,还有( )
A.主管领导 B.被采访对象
C.围观群众 D.摄像师
7.广播消息的主体,既要求内容充实、具体,又要求便于( )
A.翻阅 B.听知
C.查看 D.回忆
8.在技术上,1980年以后,中央电视台全部节目使用( )
A.录像带播出 B.VCD播出
C.录音带播出 D.DVD播出
9.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新闻节目,每周(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现场直播新闻的同步性是时效的( )
A.极致 B.延长
C.尺度 D.缩短
11.电视新闻在再现真实事实的同时,常常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讲,电视新闻的传播带有( )
A.时效性 B.隐藏性
C.强制性 D.直接性
12.实况广播,又称实况转播或( )
A.录音访谈 B.录音通讯
C.现场直播 D.录音报道
13.录音访问常见的三种类型是因人访问、因事访问和( )
A.因线索访问 B.因问题访问
C.因新闻由头访问 D.因话题访问
14.广播讲话的三种类型包括:新闻性、政论性和( )
A.概括性 B.时效性
C.接近性 D.知识性
15.广播通讯是否运用音响,取决于通讯的( )
A.内容和主题 B.段落和结构
C.开头和结尾 D.节奏和韵律
16.广播通讯在发掘和运用材料时,除了要求材料真实、准确之外,还要求突出( )
A.画面 B.细节
C.面上材料 D.数据统计
17.由若干具体材料组合的情节,不仅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往往蕴含着( )
A.细节 B.故事
C.矛盾冲突 D.发展
18.与电视新闻相比较,新闻专题对表现手段的包容性更为( )
A.宽泛 B.具体
C.严谨 D.细致
19.我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评论节目,其来源基本上是( )
A.基层通讯员来稿 B.根据记者报道
C.根据新华社文字稿改编 D.根据领导批示改写
20.电视评论的内涵是指( )
A.主要发挥图像传播功能的评论
B.以图像为主、声音解说的评论
C.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评论
D.以声音评述为主、配以图像的评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录音采访,必须从新闻题材提供的可能性出发,这里所说的可能性包括( )
A.新闻题材是否蕴含音响 B.题材蕴含的音响能否采录到
C.是否需要高级录音器材 D.是否宜于公开播出
E.对象是否愿意接受采访
22.带音响的消息,按采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A.录音通讯 B.现场直播消息
C.录音消息 D.速写
E.现场消息
23.广播评论的夹叙夹议基本类型有( )
A.以说理为主干的夹叙夹议 B.以比喻为主干的夹叙夹议
C.以叙事为主干的夹叙夹议 D.以抒情为主干的夹叙夹议
E.以联想为主干的夹叙夹议
24.电视新闻述评的夹叙夹议,常见的形态有( )
A.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 B.屏幕文字中的夹叙夹议
C.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D.画面中的夹叙夹议
E.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25.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有序化三原则包括( )
A.重要性原则 B.贴近性原则
C.多元化原则 D.政治新闻优先原则
E.娱乐新闻为主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6.电视记者在采访中如何掌握采访主动权?
27.录音采访的独特功能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8.电视摄像采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9.广播消息的结构要求是什么?
30.简述电视记者的现代新闻观念。
31.组织实况广播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32.电视纪实性专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3.广播评论的个性特点是什么?
34.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功能是什么?
35.广播间奏乐有哪些表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