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匕首”、“投枪”——
2.“过客”——
3.“吃人”——
4.真的猛士——
5.《摩罗诗力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_______。
2.阿Q是鲁迅小说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在_______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4.鲁迅在小说《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的屈原的《离骚》诗句是_______。
5.“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秋夜》一文出自鲁迅题为《_______》的散文诗集中。
7.“_______”是鲁迅对摩罗诗人的总体评价。
8.鲁迅对民族心理的探讨,特别是在前期,偏重于解剖国民性中的_______。
9.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_______》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不朽之作。
10.《_______》是鲁迅与他弟弟周作人合译编的一部外国小说集。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手法是鲁迅杂文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
A.史家
B.画家
C.歌唱家
D.书法家
2.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主要受到( )思想的影响。
A.“超人”哲学
B.富国强兵
C.泛神论
D.进化论
3.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 )
A.《孔乙己》
B.《怀旧》
C.《祝福》
D.《狂人日记》
4.鲁迅认为“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 )的主要特点。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阿Q正传》
D.《儒林外史》
5.在天物、思理、美化、神思等艺术美的要素中,鲁迅特别强调的是( )这一要素。
A.天物
B.美化
C.思理 &n来源:91考试 网bsp;
D.神思
6.鲁迅认为,文学总是( )的产物。
A.环境
B.想象
C.主观
D.联想
7.( )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部学术著作。
A.《汉文学史纲要》
B.《华盖集》
C.《而已集》
D.《中国小说史略》
8.鲁迅指出,幽默应“( )”
A.有倾于对社会的讽刺
B.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C.有利于文明批评
D.有助于文化发展
9.( )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开创时期的杰出之作。
A.《摩罗诗力说》
B.《文化偏至论》
C.《破恶声论》
D.《汉文学史纲要》
10.鲁迅一生共创作了( )本杂文集。
A. 16
B. 20
C. 10
D.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