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为人生”
2.“油滑”
3.“宴之敖者”
4.“精神胜利法”
5.“媚态的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的第一篇小说。
2.闰土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3.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中的部分人曾指责鲁迅是_________________。
4.瞿秋白于_________________年写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鲁迅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来源:91考试 网
5.“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_”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自发表小说_________________后,鲁迅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等小说。
7.“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主张的对外来文化所采取的态度。
8.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的第一本杂文集。
9.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一生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艺术形式。
10.《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的一部学术著作。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 )。
A.写实主义
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象征主义
2.《野草》的第一篇《秋夜》是一篇( )的散文诗。
A.借景抒情
B.写景叙事
C.塑造人物
D.神话传说
3.鲁迅小说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但却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 )。
A.忧愤深广
B.故事性强
C.精粹凝练、深广浑厚
D.平铺直叙
4.鲁迅说,《故事新编》是“( )”。
A.故事传说
B.神话传说
C.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D.叙事小品
5.鲁迅认为,( )是“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的好方法。
A.就事论事
B.知人论事
C.知事论人
D.论事不知人
6.( ),这是鲁迅理解与运用幽默的审美特征。
A.婉而多讽
B.哀而不伤
C.笑中多苦,幽默含讥
D.乐而不淫
7.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 )。
A.《坟》
B.《华盖集》
C.《而已集》
D.《热风》
8.鲁迅整理古籍的态度十分严肃认真,到了“( )”的地步。
A.“废寝辍食,锐意穷搜”
B.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C.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D.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9.鲁迅认为,诗歌起源于( )。
A.神话
B.劳动
C.传说
D.史诗
10.在南京求学时,鲁迅主要受到( )思想的影响。
A.尼采的“超人”哲学
B.富国强兵
C.泛神论
D.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