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的著作是( )
A.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B.贺拉斯的《诗艺》
C.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D.席勒的《美育书简》
2.认为“法天贵真”就是美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庄子
C.荀子
D.墨子
3.心理学是美育理论研究的( )
A.具体运用和体现
B.科学依据
C.对象和范围
D.扩展和延伸
4.( )是人生美育的大课堂。
A.学校美育
B.课堂教学
C.家庭美育
D.社会美育
5.孔雀展示艳丽的羽毛,火鸟抖动光彩的朱冠,它们以此来吸引雌性,这说明( )
A.动物也是爱美的
B.动物的一种异性求偶活动
C.动物有审美能力
D.动物的自然属性
6.因宣传日心学说而遭罗马教廷警告、刑讯、囚禁,直到三百多年后的1980年罗马教廷才为其平反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凯库勒
7.生产劳动的美是指劳动者按美的规律来创造( )
A.美的形式
B.美的环境
C.美的生活
D.美的产品
8.艺术美是美的( )
A.一部分
B.集中表现
C.表现形式
D.形态之一
9.人的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
A.胎儿时期
B.幼年和青少年时期
C.成年时期
D.青年时期
10.“以美启真”是说( )有促进作用。
A.智育对美育
B.美育对智育
C.美育对教化
D.美育对德育
11.对于婴幼儿,施行美育的主要形式应是( )
A.讲童话故事
B.听音乐
C.跳舞
D.游戏
12.将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的,是德国美学家( )
A.黑格尔
B.莱辛
C.康德
D.鲍姆嘉通
13.物质文明是指( )
A.高科技
B.先进产品
C.人类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
D.高标准的物质生活
14.视觉艺术是( )
A.静态的、空间的
B.静态的、时间的
C.动态的、空间的
D.动态的、时间的
15.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 )
A.正方形
B.三角形
C.矩形
D.圆形
16.最动人心弦、最适宜表现和传达人的情感的艺术是( )
A.诗歌
B.电影
C.音乐
D.戏剧
17.教师的( )是最有影响力的美。
A.仪表美
B.形体美
C.人格美
D.知识美
18.在教育过程中,( )是教育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校长
D.家长
19.审美创造活动是一个具体的( )
A.操作性过程
B.纯想象性过程
C.审美观照活动
D.感受和体验过程
20.综合素质指学生( )
A.智力的发展
B.德、智、体的发展
C.素质的全面发展
D.审美的发展
21.( )都属于综合性艺术。
A.绘画与文学
B.绘画与音乐
C.音乐与戏剧
D.影视与戏剧
22.审美知觉是以( )为前提条件的。
A.审美想像
B.审美趣味
C.审美领悟
D.审美态度
23.对于少儿来说,游戏与( )混而不分。
A.智力活动
B.体育活动
C.审美活动
D.道德行为
24.家庭美育的实施,起决定性作用的一般是( )
A.祖父母
B.父亲
C.母亲
D.父母
25.美育课的教师,要特别学习一些( )
A.教育学知识
B.心理学知识
C.美学和美育知识
D.科学技术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美育的情感教育性质,其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
A.感性教育
B.认知教育
C.趣味教育
D.人格教育
E.安全教育
27.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的功能是( )
A.教育
B.净化
C.精神享受
D.紧张劳动后的安静
E.紧张劳动后的休息
28.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了( )
A.实用阶段
B.务虚阶段
C.分化阶段
D.启蒙阶段
E.结合阶段
29.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方式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类型( )
A.生存型
B.原始型
C.发展型
D.现代型
E.完善型
30.自然美的特点是( )
A.天然性
B.多变性
C.奇特性
D.不确定性
E.新颖性
31.少儿情感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
A.从外显到内隐
B.从冲动到自制
C.从直接到间接
D.从形象到具体
E.从生理性到社会性
32.美育的协调功能表现在( )
A.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B.协调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C.协调自然万物的关系
D.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E.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33.少儿心理发展的完整内容包括( )
A.少儿的认知发展
B.少儿身体的成长发育
C.少儿的来源:91 考试网道德发展
D.少儿的审美发展
E.少儿的思维发展
34.语言审美化技能包括对语言的( )
A.规范化能力
B.“陌生化”能力
C.艺术化处理能力
D.强化能力
E.简化能力
35.中小学生比较常用的审美方法是( )
A.体验法
B.活动法
C.观察法
D.联想法
E.实践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社会美
37.人格
38.爱美教育
39.生活审美化
40.审美技能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