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学更注重_____教育。( ) A.感性 B.理性 C.知性 D.情感 2._____是教师内在审美素养的最高层次。( ) A.丰富的美学和美育理论 B.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 C.健康人格的魅力 D.高超的教育艺术 3.视听艺术主要包括( ) A.戏剧、电影、绘画 B.舞蹈、音乐、电影 C.戏剧、舞蹈、影视 D.影视、绘画、舞蹈 4.红色、橙色被人们称为( ) A.柔色 B.冷色 C.暖色 D.静色 5.________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来源:www.91exam.org; ) A.行为 B.举止 C.神情 D.手势 6.艺术的最初含义是( ) A.音乐 B.诗歌 C.技艺 D.绘画 7.“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句名言出自( )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孟子 8.在审美萌芽时期,少儿主要是通过_____与审美活动发生联系的。( ) A.观察活动 B.视听活动 C.游戏活动 D.学习活动 9.服饰的三大功能是( ) A.装饰、护身和象征 B.实用、装饰和审美 C.实用、象征和审美 D.御寒、装饰和象征 10.在艺术审美境界方面,人是( ) A.求美 B.求善 C.求真 D.求信 11.古希腊美学家______指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锡德尼 12.自然美的根源是由于( ) A.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意识 C.人的心理作用 D.人的实践活动 13.趣味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 ) A.理性教育 B.感性教育 C.认知教育 D.道德教育 14.研究学校美育,应把______放在首要地位。( ) A.教学活动 B.教学观念 C.教师 D.学生 15.艺术教育是美育的( ) A.主要内容 B.主要媒介 C.主要形式 D.基础 16.要发展审美创造能力,首先要学会认识和掌握( ) A.美的技巧 B.美的形象 C.美的规律 D.美的观念 17.小学美育在培养学生感受能力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 ) A.感觉能力 B.视觉能力 C.听觉能力 D.观察能力 18.亚里士多德提倡( ) A.体育 B.德育 C.美育 D.和谐教育 19.美育的首要任务是( ) A.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 B.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 C.塑造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D.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0.小学知美教育主要是让学生知道( ) A.美的本质 B.美的各种表现形态 C.美的规律 D.各种美学理论 2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则形成为一种( ) A.环境美 B.自然美 C.生态美 D.整体美 22.美育独立理论形态的形成是在( ) A.现代 B.当代 C.中世纪 D.近代 23.美和善、美育和德育的相近性和相通性在_____表现得最为明显。( ) A.审美领域 B.艺术领域 C.社会生活领域 D.道德领域 24.“耳中见色,眼里闻声”的意思是指( ) A.幻觉 B.精力不集中 C.通感 D.视听混淆 25.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对美育作了进一步阐发的思想家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王国维 D.孙中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是( ) A.整体性 B.协调性 C.创造性 D.情感性 E.灵活性 27.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美育思想,主要是( ) A.主张“道法自然” B.主张美与善的统一 C.主张美育与德育的融合 D.强调美育的道德教化作用 E.把美育看做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 28.音乐的美育功能包括( ) A.听觉感受力的培养 B.审美情感的培养 C.想像力的培养 D.思维能力的培养 E.智力的培养 29.美育的情感教育性质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 A.感性教育 B.理性教育 C.趣味教育 D.人格教育 E.道德教育 30.在德育中运用美育,可以( ) A.使道德说教变为情感感染 B.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变为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 C.使强制性的道德行为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D.使理性的人变为感性的人 E.使理性的人变为审美的人 31.对婴幼儿艺术美育的主要形式包括( ) A.讲童话 B.绘画 C.音乐 D.健美操 E.舞蹈 32.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其美育思想主张( ) A.美育与德育的融合 B.美与真的统一 C.“道法自然” D.“天人合一” E.“无为而无不为” 33.小学美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 A.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美育 B.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实施美育 C.通过进入大自然实施美育 D.利用美化校园、教室实施美育 E.通过教师示范作用实施美育 34.生活质量与审美的相互关系表现在( ) A.工作与审美 B.生活与审美 C.学习与审美 D.娱乐与审美 E.闲暇与审美 35.我国古代美育的最初形态是( ) A.诗教 B.乐教 C.书教 D.礼教 E.艺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畸趣” 37.创造力 38.“心斋” 39.人的心灵美 40.社会美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