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 (完美word版)(一)
2013-01-30 17:02: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329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利益 B.血缘
C.亲缘 D.地缘
2.在人际交往中,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著名心理学家P?贝尔斯曾提出把人际间的相互影响分为82类,后归纳为A、B、C、D4类,其中属于分离性或倾向于分离性的情感交流的是(      )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3.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趋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以(      )
A.交往与生产力为题目 B.共产主义——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为题目
C.人际交往与社会交往为题目 D.社会条件下的交往为题目
4.与梅奥一同参加霍桑实验并先后出版了专著和与人合著的《管理和工人》、《管理和士气》,为人群关系理论的创立和传播做出了贡献的学者是(      )
A.美国学者马斯洛 B.美国学者舒茨
C.美国学者拉尔夫?林顿 D.美国学者罗特利斯伯格
5.“以等级差别为准则”是(      )
A.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的特征 B.奴隶社会的依附关系的特征
C.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的特征 D.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的特征
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形成人际关系具体条件中属于(      )
A.相互接触 B.相互悦纳
C.互相补充 D.相互近似
7.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要素包括(      )
A.交往主体、交往对象 B.交往手段、交往环境
C.利益、情感、尊严 D.交往目的、交往过程、交往内容
8.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句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名言反映在人际关系的功能中是指(      )
A.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B.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
C.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 D.净化心灵,优化社会环境
9.人际交往过程中,一方处于主要支配地位而另一方处于被支配或服从地位,这种关系属于(      )
A.主从型 B.合作型
C.主从—合作型 D.竞争—合作型
10.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不包括(      )
A.人的需要和动机 B.人的社会地位和知识层次
C.人的理想和信念 D.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11.生理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不包括(      )
A.年龄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性别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C.仪表风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D.理想信念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应用于诚信原则中,反映的是(      )
A.诚信原则是世界性法律原则 B.诚信原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C.诚信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D.诚信原则是做人之本
13.在下列原则中,体现了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动机的是(      )
A.诚信原则 B.平等原则
C.互利原则 D.择善原则
14.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总认为别人事事都比自己强的心理是(      )
A.自卑心理 B.羞怯心理
C.嫉妒心理 D.自傲心理
l5.属于完善主体技法的是(      )
A.了解他人的技法 B.说服他人的技法
C.求助他人的技法 D.正确认识自己的技法
1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于完善主体的技法中属于(      )
A.正确认识自己的范畴 B.恰当自我介绍范畴
C.适度的自我暴露范畴 D.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范畴
17.朋友关系的调适技法不包括(      )
A.要顾大局、不计私怨、学会理解他人 
B.要有诚心,要讲信用
C.要重感情、重情义、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D.以慎重为原则,积极选择至友
18.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在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形状完全相同的叶子,在一千个人中很难找到两个思想感情完全协调的人。”这句话的寓意如果用在同事关系的调适技法中适用的是(      )
A.与人共事,坦诚第一 B.学会理解他人
C.与人为善,尊重他人 D.有自知之明,做到严于律己
l9.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下棋找高手、弄斧找班门”这句话的意义来源:91exam .org反映在竞争关系的交往技法中属于(      )
A.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增强竞争观念的技法
B.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竞争,敢于挑战自我的技法
C.在竞争中乐于合作的技法
D.诚信是竞争成功的重要法宝的技法
2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反映出的是(      )
A.竞争的普遍性 B.竞争的社会性
C.竞争的历史性 D.竞争与合作的有机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交往手段可分为语言手段和物质手段两类,其中语言手段包括(          )
A.有声语言 B.书面语言
C.体态语言 D.辅助语言
E.类语言
22.下列关于居住距离远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距离远近并不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B.距离的远近只是影响人际关系各种因素之一
C.距离远近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D.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距离的远近才会表现出作用
E.交往的频率与距离的远近成正比例的关系
23.人道原则的涵义包括(          )
A.爱护人的生命 B.尊重人的兴趣
C.关怀人的幸福 D.尊重人的人格
E.尊重人的权利
24.根据黄杰尧先生在《社会交往心理》一书的分析,羞怯心理的形成情况包括(          )
A.自卑性羞怯 B.虚伪性羞怯
C.敏感性羞怯 D.挫折性羞怯
E.习惯性羞怯
25.特殊人际关系技法的研究对象包括(          )
A.朋友关系 B.异性关系
C.代际关系 D.竞争关系
E.涉外关系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时间条件
27.知识层次
28.自律原则
29.驱惧
30.社会调查法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11年7月自学考试日本文学.. 下一篇浙江省2011年10月自学考试日语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