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3年10月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word下载版)(一)
2013-02-08 11:28: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伊利亚特》通过一个发生在特洛亚战争期间的故事,全面地反映了(   )
A.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
B.奴隶制繁荣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
C.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
D.封建制时代希腊的社会生活

2.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   )
A.莎士比亚      
B.歌德
C.但丁       
D.索福克勒斯

3.《十月谈》“第四天故事第一”中那个因爱情而遭受迫害最后以自尽方式进行反抗的人物是(   )
A.纪斯卡多      
B.唐克烈
C.绮思梦达      
D.加布亚公爵的儿子

4.“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用这种语言深刻剖析自己性格内在矛盾的人物是(   )
A.哈姆莱特      
B.浮士德
C.俄狄浦斯      
D.恰尔德•哈洛尔德

5.华兹华斯的“诗人遇见这快乐的伙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的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怀是(   )
A.对工业文明到来的由衷欣喜之情
B.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
C.对法国大革命的热情肯定与赞美
D.对浪漫主义诗风兴起的讴歌与礼赞

6.鲁迅所说的“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于荡涤……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英国诗人是(   )
A.雪莱       
B.华兹华斯
C.拜伦       
D.柯勒律治

7.惠特曼在《斧头之歌》的结尾称“主要的形象出现了……这是若干世纪所造成的结果”。这个“主要形象”指的是(   )
A.民主的形象     
B.平等的形象
C.劳动者的形象&nbs来源:www.91exam.orgp;    
D.战斗者的形象

8.《红与黑》第三十章中描写于连再次征服德•雷纳尔夫人的过程,实际是他(   )
A.战胜自己怯懦心理的过程  
B.收敛自己野心的过程
C.躲开是非漩涡的过程   
D.战胜对方傲慢心理的过程

9.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第十章“阴影的实质”中描写的法庭审判,发生在(   )
A.伦敦       
B.罗马
C.巴黎       
D.佛罗伦萨

10.《国际歌》第三节的前两句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上帝、凯撒和护民官”,紧接着的两句是(   )
A.“世界就要根本改变面貌,一无所有者要做天下的主人!”
B.“劳动者,起来自己救自己!我们要创建人类的共同幸福。”
C.“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D.“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11.左拉的小说《陪衬人》的叙述基本按照(   )
A.意识流动顺序     
B.时间发展顺序
C.性格发展顺序     
D.回顾式顺序

12.人称“用一辆马车装下了整个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小说是(   )
A.《赤道旅行记》    
B.《羊脂球》
C.《菲菲小姐》     
D.《驴皮记》

13.在马克•吐温的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中,陌生人给镇上十九位主要公民分别写信告诉他们的谜底是(   )
A.“假如我们猜得着多好”  
B.“诸位象征都在我们面前”
C.“你决不是一个坏人”   
D.“原来不过是些镀金的铅饼”

14.下面是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中的一段对话:
甲 这是谁的信?你知道信里说的是什么事?
乙 我知道。快让我走!让我出去!
甲 (拉住她)你上哪儿去?
乙 (竭力想脱身)别拉着我。
甲 (惊慌倒退)真有这件事?他信里的话难道是真的?不会,不会,不会是真的。
乙 全是真的。
请判断甲、乙是剧中哪两个人物(   )
A.海尔茂 娜拉     
B.阮克 娜拉
C.海尔茂 爱伦     
D.阮克 爱伦

15.果戈里《死魂灵》的题目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已死的农奴,一是指小说中重点塑造的灵魂已死的(   )
A.沙皇       
B.官僚
C.资产者      
D.地主

16.在高尔基《春天的旋律》中 “大声地谈论春天”,并“向同伴们唱着他从什么地方听来的一首关于海燕的歌”的是(   )
A.金翅雀      
B.云雀
C.寒鸦       
D.鸽子

17.在小说《一个文官的死》中,主人公因打了个喷嚏而反复向将军道歉。第一次道歉的情节发生在(   )
A.将军家客厅     
B.戏院正厅 
C.戏院休息室     
D.将军接待室

18.卡夫卡《变形记》的主题思想是(   )
A.人被异化      
B.人被丑化
C.人被神化      
D.人被美化

19.《墙上的斑点》中所讲的“一阵骤雨似的念头源源不断地从某个非常高的天国倾泄而下”的话,通常被认为描绘的是(   )
A.浪漫主义小说创作时作家心理活动的特点
B.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时作家心理活动的特点
C.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时作家心理活动的特点
D.意识流小说创作时作家心理活动的特点

20.萨特有篇小说取名为《墙》,这里的“墙”是喻指(   )
A.监狱之墙      
B.坟场之墙
C.爱恨之墙      
D.生死之墙

21.《一个长翅膀的老头》所体现出来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是(   )
A.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   
B.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
C.把魔幻当成理想来表现   
D.借助魔幻来表现理想

22.据教材节选《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帝把他造的人安置在伊甸园里,园里有各种美丽的树木。上帝准许他吃各种树木的果实,但是惟独不准吃一棵树上的果实。这棵树是(   )
A.辨别善恶的树     
B.赐生命的树
C.赐幸福的树     
D.赐自由的树

23.山上忆良《贫穷问答歌》的结构别致巧妙,包括(   )
A.长歌正文与反歌    
B.长歌正文与短歌
C.短歌正文与反歌    
D.短歌正文与长歌

24.紫式部《源氏物语》第一回《桐壶》明显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外国文化主要是(   )
A.朝鲜文化      
B.中国文化
C.印度文化      
D.波斯文化

25.在《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关于夫妻互相陪葬的情节中,主要反映了辛伯达(   )
A.助人为乐的精神    
B.损人利己的品质
C.视死如归的心理    
D.忠于爱情的思想

26.在《蔷薇园》中,一个暴君问圣徒“怎样的修行才最有价值?”圣徒回答(   )
A.“你最好每天睡午觉”    
B.“你最好每天行善”
C.“你最好每天劳动”    
D.“你最好每天祈祷”

27.“像七月的湿云,带着未落的雨点沉沉下垂”,“像一群思乡的鹤鸟,日夜飞向它们的山巢”。这样美妙而富于想像力的诗句出自教材节选的(  )
A.《吉檀迦利》第四首    
B.《吉檀迦利》第二首
C.《吉檀迦利》第三首    
D.《吉檀迦利》第一首

28.散文诗集《先知》思想深刻、语言凝炼,论述问题运用了(   )
A.智者问听众答的形式    
B.先知布道训诫的形式
C.听众问智者答的形式    
D.先知接受天启的形式

29.印度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现代小说的奠基者是(   )
A.泰戈尔       
B.纪伯伦
C.迦梨陀娑       
D.普列姆•昌德

30.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表现特点是(   )
A.大胆炽烈的      
B.明快奔放的
C.朦朦胧胧的      
D.偷偷摸摸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悲剧《俄狄浦斯王》描写了个人独立意志和命运之间的冲突,作家在剧中认为(     )
A.命运是主神宙斯的意志   
B.命运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力量
C.命运不可违抗     
D.命运的正义性与合理性值得怀疑
E.命运可以战胜

32.《堂吉诃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主人公堂吉诃德(     )
A.平时行为荒唐,最终却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B.脱离实际,耽于幻想,但又不乏美好的理想
C.为非作歹却又能保持其真诚本性
D.自以为是在维护正义,实际上行动卤莽,屡犯错误
E.既可笑又可敬

33.雨果的诗作《希腊孩子》通过一个劫后余生的孩子不要鲜花飞鸟而要子弹火药的选择,表达的主题包括(     )
A.战争对自然的破坏令人憎恶  
B.战争对家园的破坏令人愤怒
C.孩子不屈的抗击精神令人敬佩 
D.战争对儿童心灵的扭曲令人深思
E.战后美好的未来令人向往

34.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通过对主人公索科洛夫形象的塑造,着重表现了(     )
A.小人物的奴性心理    
B.“金星英雄”式的卓越风采
C.普通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D.小人物可鄙的生命状态
E.苏联人民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35.《雅歌》第三首诗中表现新娘外形美的比喻包括(     )
A.头发像一群山羊    
B.双乳像一对羚羊
C.嘴唇像一条深红色的丝带  
D.双颊像泛红的石榴
E.脖子像大卫的高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哈姆莱特有一句重要的台词:“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句话对理解这一形象有什么重要意义?
37.在喜剧《达尔杜弗》前两幕中,主要人物达尔杜弗没有出场。作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与众不同的写法?
38.“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名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9.结合高老头临终哭嚎的描写,简析巴尔扎克在这一场景中塑造高老头形象时所采用的人物个性化的艺术手法。
40.结合《看不见的收藏》的故事情节,简述作品的思想内涵。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03年1月自考外国文学史试.. 下一篇全国2002年10月自考外国文学史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