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5年10月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完整word版)(一)
2013-02-08 11:28: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材节选的《旧约•雅歌》第3首诗里,新郎用一种独特的东西来比喻新娘的脖子,这种东西是(   )
A.青松         
B.翠柏
C.高塔         
D.山峰

2.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写的是净修女沙恭达罗和一个国王的爱情故事。这个国王名叫(   )
A.阿奴苏耶        
B.毕哩阎婆陀
C.豆扇陀         
D.诃哩陀

3.日本歌人山上忆良的《贫穷问答歌》除了长歌正文以外,后面还附有(   )
A.短歌         
B.旋头歌
C.连歌         
D.反歌

4.教材节选的纪伯伦《先知》的三首诗,除了关于婚姻和关于孩子的两首诗以外,还有一首诗是(   )
A.关于死亡的        
B.关于施与的
C.关于教授的        
D.关于工作的

5.教材节选的泰戈尔《吉檀迦利》第3首诗的第一行是(   )
A.你和那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们当中没有朋友的人作伴,我的心永远找不到那个地方
B.你穿着破敝的衣服,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骄傲永远不能走近这个地方
C.我想向你鞠躬,我的敬礼不能达到你歇足地方的深处——那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
D.这是你的脚凳,你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

6.在普列姆•昌德的《可番布》中,吉苏和马托夫父子二人凑了五个卢比要买可番布,其用途是(   )
A.包裹新生婴儿       
B.包扎病人伤口
C.搭建葬礼顶棚       
D.包裹死人尸体

7.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的主要艺术特色,除自然与人物统一、重视感觉、刻画细腻和对人物适当美化外,还有(   )
A.抒情味浓        
B.故事曲折
C.情节紧张        
D.哲理性强

8.荷马史诗的内容与发生在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是(   )
A.希波战争        
B.特洛亚战争
C.伯洛奔尼撒战争       
D.十字军战争

9.《俄狄浦斯王》具有古希腊悲剧特有的形式,全剧由一系列戏剧场面和歌队的合唱歌两个部分组成。合唱歌除了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外,它在戏剧结构上最主要的作用是
(   )
A.分幕分场        
B.交代往事
C.扩充内容        
D.说明场外发生的剧情

10.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最根本的戏剧冲突是(   )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人的独立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的矛盾
C.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与充满罪恶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民族解放的要求与腐败的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

11.《达尔杜弗》中的女仆道丽娜曾经描绘剧中一个人物的外形为“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嘴红红的”。这个人物指的是(   )
A.巴黎富商奥尔贡       
B.奥尔贡之子大密斯
C.奥尔贡崇拜的达尔杜弗     
D.奥尔贡的妻舅克莱昂特

12.“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这句诗出自(   )
A.《希腊孩子》       
B.《咏水仙》
C.《斧头之歌》       
D.《四日晚上的回忆》

13.“但自由啊,你的旗帜虽破而仍飘扬天空,/招展着,就像雷雨似的迎接狂风。”以上诗句出自(   )
A.《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B.《西风颂》
C.《草叶集》        
D.《海燕之歌》

14.《致大海》第3节前三行诗是“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呀,大海!多么常常的,在你的岸上/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紧接其后的诗句是(   )
A.再见吧,自由的原素
B.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
C.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D.久久地听着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15.在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中,柏杰士最后的表述使理查兹夫妇“惊喜得全身发软”,这是因为他们(   )
A.获得了金币        
B.获得了土地
C.逃出了丑闻        
D.逃出了战火

16.在《红与黑》第30章中,当于连爬进雷纳尔夫人的房间时,雷纳尔夫人最初拼命赶他走,后来又投入他的怀抱。这样描写主要表现雷纳尔夫人(   )
A.已讨厌于连但无法摆脱纠缠
B.认为如何对待于连已经无所谓
C.心存恐惧但心底仍爱着于连
D.已另有所爱但又不敢得罪于连

17.在《高老头》中,有这样一处描写:高老头死后,“正当灵柩上车的时节,特•雷斯多和特•纽沁根两家有爵徽的空车忽然出现,跟着柩车到拉希公墓。”这里所写的“两家有爵徽的空车”的出现,真正的原因是(   )
A.管理殡葬的官员忙,只好派空车来了
B.高老头的大女儿和小女儿悲伤过度,只好派空车来了
C.高老头的两个女婿瞧不起没钱的高老头,只派空车来了
D.高老头的两个女儿怕车辆不够,又派来了两辆车

18.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反对资产阶级功利哲学、表现劳资矛盾的小说是(   )
A.《艰难时世》       
B.《远大前程》
C.《荒凉山庄》       
D.《我们共同的朋友》

19.《国际歌》被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它的作者是(   )
A.高尔基         
B.鲍狄埃
C.惠特曼         
D.雨果

20.在短篇小说《陪衬人》中,左拉对他所写的“陪衬人”的态度是(   )
A.讽刺         
B.同情
C.谴责         
D.厌恶

21.莫泊桑中篇小说《羊脂球》的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普法战争        
D.英法战争

22.《玩偶之家》第3幕突出的艺术特征是(   )
A.独白         
B.旁白
C.抒情         
D.讨论

23.《复活》(教材节选部分)在描写马斯洛娃外貌时,一再提到她最鲜明的特征是(   )
A.斜睨的眼睛        
B.苍白的面容
C.凝重的目光      &nb来源:91exam .orgsp; 
D.含笑的嘴唇

24.小说《一个文官的死》中,切尔维亚科夫最后一次向将军表示歉意时,将军的回答是(   )
A.“滚出去”        
B.“没关系”
C.“简直是胡闹”       
D.“简直是在开玩笑”

25.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在前线第一次杀死的人是(   )
A.伪警察         
B.叛徒
C.德军工程师        
D.警卫队长

26.“要是拿什么来和生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伍尔芙《墙上的斑点》中的这些话主要表达的思想是(   )
A.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
B.生活的变化是迅速的
C.思想的变化是迅速的
D.思想的变化是缓慢的

27.卡夫卡的著名小说《变形记》所要表现的主题是(   )
A.人的痛苦        
B.人的困惑
C.人的堕落        
D.人的异化

28.海明威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一种非常简洁的写作风格,极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他曾将这一特征自喻为(   )
A.简约原则        
B.典型化原则
C.浓缩原则        
D.冰山原则

29.法国文学家和哲学家萨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就相当突出,下列全部属于戏剧作品的是(   )
A.《苍蝇》、《禁闭》、《恭顺的妓女》
B.《厌恶》、《肮脏的手》、《死无葬身之地》
C.《苍蝇》、《肮脏的手》、《自由之路》
D.《墙》、《厌恶》、《恭顺的妓女》
30.阿根廷批评家因贝特曾指出,有一种文学流派,其作品大多通过神奇的情节“来表现存在于人类一切事物、生活和行动之中的那种神秘”。这个文学流派指的是(   )
A.浪漫主义        
B.超现实主义
C.象征主义        
D.魔幻现实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教材节选的《一千零一夜•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主要描写的海外奇特见闻有(      )
A.夫妻互相陪葬     
B.神鹰和神鹰蛋
C.钻石和蟒蛇谷     
D.裸体大汉和食人国王
E.魔法戒指

32.但丁的《神曲》在思想上相当复杂,包含有各种因素,其中有(      )
A.基督教神学观念     
B.人文主义思想
C.爱国主义精神     
D.民主制主张
E.自然神论思想

3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同名主人公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的性格特征有
(      )
A.耽于幻想脱离实际     
B.能及时从失败中接受教训
C.善良而富有同情心     
D.行动鲁莽,不考虑后果
E.为实践理想的原则而奋不顾身

34.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第1回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
A.感伤悲哀的情调     
B.冷峻犀利的讽刺
C.热烈奔放的议论     
D.奇闻异事的展示
E.诗文相间的文体

35.在《看不见的收藏》中,导致盲收藏家的妻子和女儿偷偷卖画的原因是(      )
A.贪图钱财     
B.战争威胁
C.厌恶艺术     
D.通化膨胀
E.生活贫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根据教材节选的《蔷薇园》片断,分析萨迪对待暴君和明君的不同态度,并简述萨迪是用什么样的尺度评判帝王的。
37.在薄迦丘的《十日谈》中,女主人公绮思梦达曾说:“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同样的效用,同样的德性。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谈谈这段话中所表达的主要思想。
38.雨果在《希腊孩子》中选用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著名台词作为题词,渲染出一种特殊气氛,描绘出三重恐怖。结合作品,说明这三重恐怖是什么?
39.结合作品内容,说明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书名的双重含义。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03年1月自考外国新闻事业.. 下一篇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外国文学..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